論格調——勞馬劇作芻議
本文關鍵詞:論格調——勞馬劇作芻議
【摘要】:格調既指風格,亦謂境界。法國作家布豐認為"風格即人";同樣,在黑格爾看來,風格是藝術表現過程中呈現的"人格特點"。勞馬是作家,但也是科班出生的哲學家。他對藝術的理解并不停留在風格層面,他追求哲學高度,即精神升華,具體說來是通而不俗。這是一種境界,甚至可以說是一對矛盾,在喜劇創(chuàng)作中很難兼容。用我國藝文家劉勰的話說,"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并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qū)云譎,文苑波詭者矣";喜劇極易滑入庸淺、通俗,而勞馬的作品不是。他的小說堪稱含淚的小品,而他的"喜劇"則讓人笑并哭泣著。因此,他的"喜劇"是要加引號的,它們消解了喜劇和悲劇的界限。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中國外國文學會;
【關鍵詞】: 格調 “喜劇” 風格 境界
【分類號】:I207.3
【正文快照】: 海涅第一次讀《堂吉訶德》居然哭了,而且是嚎啕大哭、徹夜未眠。他的哭聲驚擾了花園的月色和夜鶯。(1)一百年后,納博科夫在哈佛的課堂上滿腔憤怒地撕爛《堂吉訶德》。(2) 于是悖論出現了。首先,明明是一部喜劇,卻緣何令海涅痛哭?其次,明明是堂吉訶德精神的擁泵,納博科夫又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程光煒;;讀勞馬的小說[J];當代作家評論;2008年05期
2 勞馬;;勞馬微型小說兩題[J];福建文學;2009年09期
3 張晶晶;;勞馬小說的修辭手法[J];語文學刊;2010年23期
4 程光煒;;民間節(jié)日詼諧形式的精神風格化——評勞馬的三部話劇[J];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03期
5 季進;;笑的美學與極簡風格——簡論勞馬的小說創(chuàng)作[J];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03期
6 朱厚剛;;勞馬文學年譜[J];東吳學術;2013年06期
7 李敬澤;楊慶祥;;勞馬作品研討會紀要[J];當代作家評論;2013年05期
8 王亞平;金高文;;傻子、哲學家,以及小說的邊界——勞馬小說論[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年09期
9 周洪成;;永遠的人道光芒——由勞馬其人其作引發(fā)的感悟[J];青海湖文學月刊;2007年02期
10 勞馬;;勞馬小說十題[J];長城;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本報書評人 閻晶明;勞馬小說印象[N];中華讀書報;2008年
2 閻連科;勞馬“幽銳體”的短圣追求[N];中華讀書報;2011年
3 周洪成;永遠的人道的光芒[N];文藝報;2006年
4 黃平;螺獅殼里做道場[N];中華讀書報;2008年
5 程光煒;短篇的堅持[N];文藝報;2011年
6 劉偉 文學博士;《哎嗨喲》:一曲俗世的詠嘆調[N];中國圖書商報;2009年
7 記者 陳香;人大設立駐校作家制度[N];中華讀書報;2010年
,本文編號:7280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2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