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韓少功90年代以后小說中的知青敘事
本文關鍵詞:論韓少功90年代以后小說中的知青敘事
【摘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是當代中國波及范圍極廣、影響極深的社會、歷史、文化事件,“知青文學”也是當代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韓少功作為中國當代作家中極具思辨性的知青出身的作家,知青敘事貫穿了他創(chuàng)作的始終。本文以韓少功90年代以后小說為切入點,對此時期小說的知青敘事進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韓少功90年代以后小說中的知青形象,即“邊際人”的“失語”,“邊際人”是韓少功對處于城、鄉(xiāng)之間的知青的定義!斑呺H人”的“失語”體現(xiàn)在革命層面、語言層面與記憶層面,包括革命癡狂者的專制與民主,語言混亂者的狂囈與沉默,記憶撕裂者的建構與解構。三者并非是互相割裂的,而是互相聯(lián)系的,是帶著革命印記的知青在語言層面與記憶層面的“失語”,每個層面又是對立統(tǒng)一的。不能忽視的是,韓少功90年代以后小說中的知青多為返城后的知青,即“后知青”在知青后時代的“失語”,進而指出韓少功在小說中提出的解救措施,通過勞動的方式擺脫經(jīng)濟壓迫與符號壓迫,在智行結合中恢復感覺,在物我交感中回歸自然,在天人合一中溯源生命,徹底解放知青的感覺!案奔戎溉怏w與精神的根,又指話語的重建,恢復感覺的過程就是重建話語的過程。泛神主義體現(xiàn)出韓少功的保守性,同時知青下一代的命運已昭示療救之道的有限性。最后從兩個向度來分析韓少功90年代以后小說中知青敘事的意義,于韓少功本人的意義可概括為尋找中的轉(zhuǎn)換,其創(chuàng)作軌跡展現(xiàn)了不同的尋找即不同的“根”,于中國當代文學的意義可概括為轉(zhuǎn)換中的分化,不僅表明韓少功本人的創(chuàng)作與同時期知青出身作家的創(chuàng)作不同,也表明了知青出身作家的作品中知青敘事的發(fā)展。青年時期是一個人最易受創(chuàng)傷的時期,也是最美好的時期,是充滿張力的時期。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經(jīng)歷,內(nèi)化為知青出身作家的生命體驗,并呈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韓少功90年代以后小說中的知青敘事,在文學如何記憶歷史的層面上提供了不同以往的思考方式。
【關鍵詞】:韓少功 90年代 小說 知青敘事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4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導言7-13
- 一、概念的界定7-8
- 二、研究現(xiàn)狀8-10
- 三、研究思路、內(nèi)容、方法與意義10-13
- 第一章 “邊際人”的“失語”13-24
- 第一節(jié) 革命:民主英雄與專制幽靈13-17
- 第二節(jié) 語言:囈語者與沉默者17-19
- 第三節(jié) 記憶:建構者與解構者19-24
- 第二章 “邊際人”的話語重建24-35
- 第一節(jié) 感覺的恢復24-28
- 第二節(jié) 自然的回歸28-31
- 第三節(jié) 生命的溯源31-35
- 第三章 韓少功90年代以后小說中知青敘事的意義35-44
- 第一節(jié) 尋找中的轉(zhuǎn)換35-39
- 第二節(jié) 轉(zhuǎn)換中的分化39-44
- 結語44-46
- 參考文獻46-52
- 致謝52-53
- 在讀期間相關成果發(fā)表情況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燈;返歸鄉(xiāng)村 堅守自己——韓少功近況訪談錄[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1年01期
2 何長年;清醒與絕望 批判與堅守——論韓少功的散文創(chuàng)作[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3 王春林 ,賈捷;清醒的迷失者——韓少功小說集《領袖之死》印象[J];新聞出版交流;2002年04期
4 芳菲;一次健康精神運動的肇始——讀韓少功的《暗示》[J];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03期
5 曉華,汪政,韓少功;“大文”無體——韓少功新作《暗示》略說[J];名作欣賞;2003年11期
6 南帆;;文明的悖論——有感于韓少功的《暗示》[J];出版廣角;2003年04期
7 南帆;推薦韓少功《偽小人》[J];語文建設;2004年03期
8 ;韓少功主要著作目錄[J];小說評論;2004年06期
9 鄧菡彬;對抗重復:2004年期刊中的韓少功小說[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年03期
10 邊遠;;對民間的探索和追問——從創(chuàng)作主體與表現(xiàn)客體的關系解讀韓少功的創(chuàng)作[J];學術交流;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龔政文;;90年代以來韓少功的轉(zhuǎn)型及其意義[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0年第4期(總第198期)[C];2010年
2 鹽旗伸一郎;;尋不完的根——今看韓少功的一九八五[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6)[C];2009年
3 趙妍;;韓少功推出新作《日夜書》描寫知青一代的當下命運[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3.3)[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亞平;韓少功回到心靈的故鄉(xiāng)[N];中國文化報;2002年
2 趙瑜;韓少功的時間碎片[N];中華讀書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魏月蘅 王曉櫻;韓少功:文化放要更寬,管要更嚴[N];光明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任勝;韓少功和鄉(xiāng)村教師聊育人[N];湖南日報;2010年
5 劉燕;韓少功不談文學只談現(xiàn)實[N];東莞日報;2011年
6 對話者 作家 韓少功 本報編輯 胡妍妍;韓少功:好小說都是“放血”之作[N];人民日報;2013年
7 本報特約記者 木葉;韓少功:從文革時代到改革時代[N];中華讀書報;2013年
8 張伯存;韓少功:含混的《暗示》[N];北京日報;2003年
9 楊柳;韓少功:寫到生時方是熟[N];中國文化報;2002年
10 陳仲庚;什么東西在“逼”韓少功?[N];文藝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邱宏光;難以擺脫的思想之惑[D];武漢大學;2008年
2 龔政文;從《馬橋詞典》到《山南水北》——90年代以來韓少功的文學世界[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蕊;新世紀韓少功文學創(chuàng)作論[D];河北大學;2010年
2 吳馨;論韓少功的文學理想[D];海南大學;2015年
3 易洋;新世紀韓少功的跨文體寫作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5年
4 劉靜;韓少功《日夜書》中的排比研究[D];湘潭大學;2015年
5 李瑩;活在語言里的鄉(xiāng)土[D];黑龍江大學;2015年
6 蘇靜;不曾停息的沉思[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7 徐晴晴;論韓少功《日夜書》的主題意蘊[D];延邊大學;2016年
8 周艷;論韓少功小說中的“文革敘事”[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9 楊建新;韓少功:“后革命”語境中的“文革”反思[D];揚州大學;2016年
10 王陽;論韓少功90年代以后小說中的知青敘事[D];南京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6578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5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