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追夢時刻》中人物關系的發(fā)展和變化
本文關鍵詞:談《追夢時刻》中人物關系的發(fā)展和變化
更多相關文章: 人物關系 有機聯系 多重性 復雜性 次要人物
【摘要】:所謂“人物關系,簡單來講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這種聯系的性質!叭宋镪P系”除了指人的社會關系外,更強調人作為個體與他人之間的性格關系、情感關系。構建合理且復雜的人物關系是劇本創(chuàng)作的首要任務,因為劇本創(chuàng)作的中心是人。而人物關系在劇本中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事件的推進會不斷發(fā)展變化,這種變化對劇本進程有著重要意義。本篇論文結合畢業(yè)創(chuàng)作劇本《追夢時刻》,闡述在劇本中人物關系的發(fā)展和變化。在論文中,筆者從人物關系網的構建、劇本中人物關系的發(fā)展變化、劇本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三個方面分析人物關系對于塑造人物的作用以及對劇本進程的意義。
【關鍵詞】:人物關系 有機聯系 多重性 復雜性 次要人物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藝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3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6
- 導論6
- 一、《追夢時刻》人物關系和人物關系網的構建6-9
- (一)選擇不同性格的人物相互沖撞、互補6-7
- (二)建立劇中人物的有機聯系7-8
- (三)人物關系與關系之間的相互作用8-9
- 二、構建劇本中人物關系的發(fā)展和變化9-11
- (一)著重人物關系的多重性和復雜性9-10
- (二)圍繞戲劇行動線,人物關系的變化10
- (三)人物關系的變化對劇本進程的意義10-11
- 三、劇本中次要人物的作用11-14
- (一)次要人物獨立的價值與作用11-12
- (二)次要人物與主要人物相互烘托12-14
- 四、結論14-15
- 致謝15-16
- 參考文獻16-17
- 作者簡介1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瑤;;論兒童文學中人物關系的構建方法[J];長城;2012年10期
2 段婷婷;;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女性——談李玉電影中的人物關系[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3 沈敬萍;;《二十年后》人物關系變化人際功能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4 涂彥;;人物關系的設置之妙——論《潛伏》的戲劇性[J];當代電視;2009年08期
5 吳士余;論人物關系的典型設計[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Z1期
6 滕敬德;;著意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電視劇《夙愿》導演手記[J];電視文藝;1983年05期
7 孫桂林;尋找和確立自己的“人物關系模型”[J];劇本;2005年03期
8 孟繁樹;我與《書香門第》[J];中國電視;2003年08期
9 耿黎明;;由《哈爾濱之戀》的羅曼蘭看性格在人物關系發(fā)展變化中的體現[J];學園(教育科研);2012年21期
10 謝東 ,吳冠平;用真誠感動觀眾[J];電影藝術;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白勁鵬;;可怕的對稱——論《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主次人物關系[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2 黃素影;;《天倫》創(chuàng)作小結[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文集[C];1997年
3 吳士余;;重視人物關系的典型化[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三次年會論文集[C];198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本報記者 張悅;音樂劇《蝶》推出修排版[N];中國藝術報;2008年
2 記者 金朝力;網絡視頻業(yè)首推人臉識別功能[N];北京商報;2010年
3 本文實習記者 張柳青;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N];中國電影報;2009年
4 許柏林;小成本拍出大境界[N];人民日報;2012年
5 張克丹 綜合整理;青春·理想·奮斗·奉獻[N];中國電影報;2009年
6 上海戲劇學院副教授 石俊;問號的力量[N];文匯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潘云;基于中文在線資源的人物關系抽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2 史軍;初析舞劇《奶奶的信》的立意與結構[D];北京舞蹈學院;2015年
3 唐丞博;談《追夢時刻》中人物關系的發(fā)展和變化[D];云南藝術學院;2016年
4 徐珊;孫昌涉初期小說的人物關系和作家意識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5 顧靜航;基于信息抽取的人物關系網絡構建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6 許婷;基于話單挖掘的可視化人物關系分析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范少帥;基于特征向量的人物關系抽取方法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303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30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