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概念融合的角度研究《人間詞話》中境界論的建構(gòu)
本文關(guān)鍵詞:從概念融合的角度研究《人間詞話》中境界論的建構(gòu)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人間詞話 境界論 建構(gòu)
【摘要】:《人間詞話》自問世以來,關(guān)于它的研究一直經(jīng)久不衰。而作為其核心的境界理論,則更是得到學者們的普遍關(guān)注。學者們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系統(tǒng)地研究《人間詞話》,另一方面則是集中研究境界理論。但都是從傳統(tǒng)的詩詞評論的角度,目前還沒有人從認知的角度予以研究。本文嘗試用FauconnierTurner提出的概念融合理論來分析《人間詞話》中境界理論的建構(gòu)過程。本文選取了兩部分語料,含有“境界”這個詞的14個句子和與境界理論相關(guān)的所有52則詞話,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首先在含有境界的14個句子中,通過統(tǒng)計境界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并對各處的含義進行分類總結(jié)得出境界的含義;然后在與境界理論相關(guān)的所有52則詞話中通過以下步驟得出境界論的建構(gòu)過程。1)根據(jù)境界理論把這52則詞話分成兩部分,分別是集中闡述境界理論的部分和補充說明境界理論的部分。2)分析每一部分相關(guān)則詞話的概念融合網(wǎng)絡以及這些網(wǎng)絡之間的關(guān)系,最后再分析這兩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即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補充。本文的研究發(fā)現(xiàn)是:第一,四種概念網(wǎng)絡都用來了建構(gòu)境界理論,簡單網(wǎng)絡用得最多是由于傳統(tǒng)文人的思維習慣。第二,在境界理論的建構(gòu)過程中,角色、時空、意圖、因果、部分整體、相似性這些關(guān)系常被壓縮,角色被壓縮得最多是由于簡單網(wǎng)絡使用得最多。本文為從認知的角度研究《人間詞話》這部國學經(jīng)典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
【關(guān)鍵詞】:人間詞話 境界論 建構(gòu)
【學位授予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2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14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1
-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11-12
- 1.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Objective12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2-14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4-20
- 2.1 Previous Study of Renjian Cihua14-15
- 2.2 Previous Study of Jingjie Theory15-20
- 2.2.1 Studies on Definition of Jingjie15
- 2.2.2 Studies on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Jingjie Theory15-17
- 2.2.3 Studies on Subsidiary Categories of Jingjie Theory17-20
- Chapter 3 Theoretical Basis20-28
- 3.1 History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20
- 3.2 Organizing Frame and Mapping20-21
- 3.3 Basic Element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21-23
- 3.4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23-26
- 3.4.1 Simple Network23-24
- 3.4.2 Mirror Network24-25
- 3.4.3 Single-scope Network25
- 3.4.4 Double-Scope Network25-26
- 3.5 Compression of Vital Relations26-28
- Chapter 4 Methodology28-29
- 4.1 Data Collection28
- 4.2 Method28-29
- Chapter 5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29-71
- 5.1 Brief Introduction to Renjian Cihua29-30
- 5.2 Meaning of Jingjie in Renjian Cihua30-32
- 5.3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Jingjie Theory in This Thesis32-33
- 5.4 Wang Guowei’s Essentia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Jingjie Theory33-46
- 5.4.1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in Essential Theoretical Part34-44
- 5.4.2 Relationships among Blends in Essential Part44-46
- 5.5 Wang Guowei’s Supplementary Explanation of Jingjie Theory46-65
- 5.5.1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 in Supplementary Part46-63
- 5.5.2 Relations among Blends in Supplementary Part63-65
- 5.6 Relation between Essential Theoretical Part and Supplementary Part65-66
- 5.7 Frequencies of Networks in Constructing Jingjie Theory66-68
- 5.8 Vital Relations in Compression in Constructing Jingjie Theory68-70
- 5.9 Summary70-71
- Chapter 6 Conclusions71-73
- 6.1 Main Findings71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71-73
- Acknowledgements73-74
- References74-76
- Appendix (1)76-78
- Appendix (2)78-84
-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ster Degree84-8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人間詞話》辨[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2 楊耘;《人間詞話》新解[J];益陽師專學報;1995年04期
3 黃偉;;《人間詞話》百年研究述評[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3年30期
4 陳伯海;生命體驗的審美超越──《人間詞話》“出入”說索解[J];文藝理論研究;2002年01期
5 王海濤;;《人間詞話》“氣象”說探析[J];江淮論壇;2006年01期
6 朱妍;;析《人間詞話》中的“境界說”及其對文化建設的啟示[J];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李曉華;;《人間詞話》“三境界”新解[J];電影評介;2007年23期
8 王利云;;淺論《人間詞話》中的“人間”意識[J];運城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9 趙晶晶;;《人間詞話》結(jié)構(gòu)體系對王國維嚴密思維的論證[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申姣姣;;簡述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真”[J];美與時代(下);2010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徐敏;;《人間詞話》研究二題[A];山東近代文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徐敏;;《人間詞話》研究二題[A];中國近代文學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翻譯文學與中國文學近代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 翼;惆悵西園滿地紅[N];人民法院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麗;《人間詞話》辨[D];暨南大學;2003年
2 劉凌;王國維《人間詞話》“境界”理論的文化闡釋[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美春;從概念融合的角度研究《人間詞話》中境界論的建構(gòu)[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2 李玉曉;《人間詞話》修辭語境觀初探[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3 蔡茂月;《人間詞話》:境界修辭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雪豐;《人間詞話》英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5 趙晶晶;王國維《人間詞話》接受史[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韓婷;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經(jīng)典化歷程研究[D];濟南大學;2014年
7 李曉華;轉(zhuǎn)型期一個文論經(jīng)典的誕生[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碩;歷史合力中的經(jīng)典文論[D];遼寧大學;2012年
9 劉芳宇;從譯者主體性角度分析《人間詞話》誤譯現(xiàn)象[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4年
10 徐敏;古雅說與境界說[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6250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2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