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中國文學論文 >

試析莫言小說中的歷史意識

發(fā)布時間:2017-08-01 04:27

  本文關(guān)鍵詞:試析莫言小說中的歷史意識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莫言 歷史意識 民間視角 主觀化 傳奇性 悲劇性


【摘要】:莫言是中國當代文壇一位風格獨特的小說家,被稱為文壇的“奇才”、“怪才”,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嶄露頭角以來,一直備受關(guān)注。由于他勇于嘗試和創(chuàng)新,善于借鑒并運用多種創(chuàng)作手法,其作品也呈現(xiàn)出多種迥異的風格,所以盡管研究和評論眾多,卻很難將其確切地歸入某一種流派。但是仔細研究莫言的作品,我們會發(fā)現(xiàn)歷史小說在其中占有很大的分量,1986年問世的《紅高粱》就被認為是“新歷史小說濫觴的直接引發(fā)點之一”。新歷史主義是歐美文學界倡導的對歷史文本重新闡釋和解讀的一種思潮,受其影響,中國的新歷史主義小說在二十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近十年的時間里蓬勃發(fā)展起來,涌現(xiàn)出一批優(yōu)秀的作家和作品,莫言作為其中的佼佼者,也進行了多種嘗試,創(chuàng)作了一批堪稱典范的新歷史主義小說?傮w來講,受新歷史主義思潮的影響,莫言小說中的歷史意識呈現(xiàn)出兩大特點:一是濃重的底層價值觀,二是強烈的主觀化歷史傾向。莫言小說中的底層價值觀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一是故事背景的民間性,莫言小說中的歷史多是架構(gòu)在“高密東北鄉(xiāng)”這個精神故鄉(xiāng)之上的,莫言正是以他飽含的熱情和深沉的思考,在民間的土地上建筑起了他的文學王國;二是故事視角的民間性,既表現(xiàn)在對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民間思想的宣揚,又表現(xiàn)在兒童視角的民間性上,用兒童的視角敘述歷史,將歷史巧妙地置入民間來進行講述;三是描寫手法的民間戲謔性,將厚重、莊嚴的歷史用民間戲謔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對歷史進行了另一種角度的敘述;四是語言的民間性,在莫言的作品中有很多方言、戲文,既增強了小說的可信性,也印證了莫言“作為老百姓寫作”的信條。莫言小說中的主觀化歷史傾向體現(xiàn)在敘述的方式和講述的內(nèi)容兩個方面。敘述方式的主觀性一方面是獨特的敘述者,比如《紅高粱家族》中,“我爺爺”、“我奶奶”這種新穎的主觀視角,不僅給讀者以歷史的真實帶入感,還能為作者提供廣闊的敘述空間;另一方面是對想象和感覺的青睞,莫言是當代文壇尤其注重想象和感覺的作家,這種感官化的處理成為作者一種獨特的敘述方式,將小說的敘述轉(zhuǎn)化為一種生命的真實感受。而敘述內(nèi)容的主觀性,則表現(xiàn)在欲望化的歷史敘述和審丑化的歷史敘述兩個方面,正是因為這種主觀性的內(nèi)容敘述,才使得我們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的是邊緣化的、民間的歷史,看到的是有人性、有欲望的人物和丑陋但卻真實的底層生活場景。除此之外,莫言的歷史小說還有兩個明顯的特征,那就是人物的傳奇性和故事的悲劇性。莫言有很多小說都是用傳奇的外形來塑造人物的歷史,這使得他的小說敘事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莫言有意識地賦予他作品中的人物以傳奇化的精神和性格,寄托自己對歷史和英雄的看法。同時,莫言還懷著憐憫和懺悔之心重返“二十世紀歷史場”,那些逝去的人們作為歷史的演員,都充當了悲劇性的角色,詮釋了在歷史的進程中,人總是處于悲劇地位的觀念。莫言之所以會形成這樣風格鮮明的歷史意識,包含著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童年的經(jīng)歷,童年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都是其后來小說創(chuàng)作的積淀;二是齊文化的熏陶,齊文化中的勇于抗爭、包容豁達、富于想象,是他不斷嘗試和創(chuàng)新的動力;三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與尋根思潮的影響,恰逢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轉(zhuǎn)型時期,莫言能夠感受到文化之間的碰撞和百家爭鳴的熱鬧,尤其是拉美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和國內(nèi)的尋根思潮,更是促使他后來多部歷史小說創(chuàng)作的理論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莫言 歷史意識 民間視角 主觀化 傳奇性 悲劇性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7.42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3
  • 第一章 莫言小說創(chuàng)作與新歷史主義13-27
  • 第一節(jié) 新歷史主義思潮的影響13-14
  • 第二節(jié) 底層價值觀14-20
  • 一、故事背景的民間性15-16
  • 二、故事視角的民間性16-17
  • 三、描寫手法的民間戲謔性17-19
  • 四、語言的民間性19-20
  • 第三節(jié) 主觀化歷史傾向20-27
  • 一、敘述方式的主觀性21-22
  • 二、講述內(nèi)容的主觀性22-27
  • 第二章 歷史意識的傳奇性與悲劇性27-31
  • 第一節(jié) 人物的傳奇性27-29
  • 第二節(jié) 故事的悲劇性29-31
  • 第三章 歷史意識的形成原因31-42
  • 第一節(jié) 童年的經(jīng)歷31-35
  • 第二節(jié) 齊文化的熏陶35-38
  • 第三節(jié) 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影響38-42
  • 結(jié)語42-44
  • 參考文獻44-46
  • 致謝46-47
  • 附件47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西強;;論1985年以后莫言中短篇小說的“我向思維”敘事和虛構(gòu)家族傳奇[J];當代文壇;2011年05期

2 楊阿娣;石新文;;簡析電影《紅高粱》所彰顯的自由精神[J];電影評介;2009年16期

3 周勇;;儒家倫理觀照下的中國現(xiàn)當代鄉(xiāng)土小說[J];大眾文藝;2011年11期

4 高紅霞;;?思{“家園”情結(jié)的新時期中國之“在”[J];甘肅社會科學;2012年01期

5 簡澈;;比較詩學視野下的莫言小說——莫言小說審美觀評述[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殷宏霞;;莫言小說的民間敘事藝術(shù)[J];滁州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7 寧明;;世界文學視域下莫言創(chuàng)作特色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13年06期

8 唐偉;;惡作劇與中國當代文學[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9 葉志良;李梅;;展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女性自傳體小說敘事的基點[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汪毓楠;;人類敘事中的人稱問題——以莫言的長篇小說《十三步》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冬梅;地域文化視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說[D];吉林大學;2011年

2 方賢緒;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和80年代小說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3 羅執(zhí)廷;文學選刊與當代小說的發(fā)展[D];暨南大學;2008年

4 劉賀娟;都市意象的女性主義書寫[D];遼寧大學;2008年

5 李艷豐;歷史“祛魅”與文化反思[D];暨南大學;2010年

6 周引莉;從“尋根文學”到“后尋根文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悠哲;新時期以來文學戲仿現(xiàn)象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小衛(wèi);家庭倫理劇日常生活空間的性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胡蓉;論中國當代先鋒小說的形式之美[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韻;虹影小說的敘事倫理[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趙靜杰;敘事意識與生命感覺[D];浙江大學;2011年

5 劉紅會;論莫言小說中的生殖崇拜[D];浙江大學;2011年

6 徐彥利;九十年代新歷史敘事范型[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7 龔小娟;從“第一人稱”看新時期女性敘事[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馬曉晗;文學與民間[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9 劉瑛;現(xiàn)代憂思與鄉(xiāng)土回望[D];暨南大學;2005年

10 劉國輝;莫言小說敘事論[D];延邊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60251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0251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ef9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