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詩歌復句研究
本文關鍵詞:陸游詩歌復句研究
【摘要】:復句,是指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重復使用的詩句。陸游詩歌復句眾多,堪稱詩歌復句的代表,但目前還沒有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本文即以陸游詩歌復句為研究對象,試圖揭示其數(shù)量、類型、題材傾向、使用效果和生成原因。正文分為三章進行論述。第一章以陸游詩歌中的復句數(shù)量和雷同情況為研究對象。陸游詩歌中存有復句在清代就為人所注意,但陸游詩歌中的復句究竟有多少,至今還沒有人進行過系統(tǒng)的整理。筆者反復翻檢陸游詩集《劍南詩稿》,共檢出1500余條復句。此外,陸游詩歌中還存在大量的雷同詩句,其類型可分為句意雷同、句式雷同、語詞重復、典故雷同和意象雷同五種。第二章則對陸游詩歌復句的類型、題材傾向進行探究。綜觀陸游詩歌復句,其類型可分為名句重出、佳句重出和熟句重出三種,這三種類型的復句所占的比重和重出效果各有不同。與此同時,陸游詩歌復句的題材傾向和后世接受也不平衡,兩者共同消減了復句的不良影響。第三章則主要探討陸游詩歌多復句的原因?偟膩砜,陸游詩歌中之所以存在如此之多的復句,是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宋代詩壇多引用、重復現(xiàn)象的時代環(huán)境和近體詩格律的定型以及詩歌體制、語言的老化是陸游詩歌多復句的客觀原因,而作詩率易、作詩過多、蹊徑太熟、詩材的限制與創(chuàng)新力的下降、檢點不足等是其重要的主觀原因。結語部分,對全文的主要觀點進行總結,兼論及對陸游詩歌的評價問題。
【關鍵詞】:陸游 復句 類型 題材 原因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2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緒論8-11
- 一、研究現(xiàn)狀綜述8-9
- 二、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及意義9-11
- 第一章 陸游詩歌中的復句及雷同情況11-23
- 第一節(jié) 陸游詩歌復句的數(shù)量11-13
- 第二節(jié) 陸游詩歌中的雷同情況13-23
- 一、句意雷同13-15
- 二、句式雷同15-16
- 三、語詞重復16-18
- 四、典故雷同18-20
- 五、意象雷同20-23
- 第二章 陸游詩歌復句的類型和題材傾向23-35
- 第一節(jié) 陸游詩歌復句的類型23-32
- 一、名句重出23-27
- 二、佳句重出27-30
- 三、熟句重出30-32
- 第二節(jié) 陸游詩歌復句的題材傾向32-35
- 第三章 陸游詩歌多復句的原因35-47
- 第一節(jié) 陸游詩歌多復句的客觀原因35-39
- 一、宋代詩壇多引用、重復現(xiàn)象的時代環(huán)境35-37
- 二、近體詩格律的定型與詩歌體制、語言的老化37-39
- 第二節(jié) 陸游詩歌多復句的主觀原因39-47
- 一、作詩率易39-40
- 二、作詩過多40-41
- 三、蹊徑太熟41-43
- 四、詩材的限制與創(chuàng)新力的減退43-45
- 五、檢點不足45-47
- 結語47-48
- 參考文獻48-51
- 附錄:陸游詩歌復句統(tǒng)計表51-94
- 致謝94-95
- 附:本人讀研期間發(fā)表科研論文及獲獎情況一覽表9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丹麗;一本陸游研究的力作——張福勛著《陸游散論》[J];集寧師專學報;2005年02期
2 歐明俊;;武夷山陸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國韻文學刊;2008年02期
3 李建英;;陸游詩研究綜述[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謝公望;;就陸游“初仕瑞安”與鄒志方先生商榷[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3年02期
5 胡久江;王子文;李琳;;百年來陸游研究述略[J];長城;2010年02期
6 邱鳴皋;陸游研究札記[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7 傅明善;近百年來陸游研究綜述[J];中國韻文學刊;2001年01期
8 邱鳴皋;陸游研究札記之三[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9 盛夏鋒;;紀念陸游誕辰880周年暨越中山水文化國際研討會綜述[J];中國韻文學刊;2006年01期
10 陶喻之;;陸游與繼配王氏結縭考[J];中國韻文學刊;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高利華;傳承陸游風骨 推進國際交流[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2 沈一萍;淺談陸游書法的藝術風格[N];中國文物報;2005年
3 郭梅(杭州師范學院);閑坐說前輩[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倪海權;陸游文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毅;陸游詩傳播、閱讀專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3 趙永平;陸游散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呂輝;陸游七言律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楊理論;中興四大家詩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其付;陸游宦游生涯的景觀變遷[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2 金婷婷;陸游啟文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3 王娜娜;陸游序跋文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4 何佳;陸游的羲皇情結考論[D];北方民族大學;2016年
5 肖旭;陸游詩與晚唐詩之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6年
6 周青松;陸游詩歌復句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6年
7 孫科麗;陸游思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邢瑞;陸游民俗詩初探[D];華僑大學;2009年
9 馬寅;陸游入蜀(乾道六年—淳熙五年)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10 鄭硯云;陸游題跋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872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8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