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中國文學論文 >

《詩經》木意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28 03:01

  本文關鍵詞:《詩經》木意象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詩經》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深刻反映了西周初至春秋中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給后人提供了一個生動形象的視角去了解殷周社會,洞察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俗習慣以及世態(tài)人情。從意象角度來研究和解讀《詩經》是一個重要突破口,而木意象作為《詩經》意象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蘊含了殷周時代豐富的文化意蘊。全文分六章,從六個方面對《詩經》木意象進行了論述。 第一章,《詩經》的木意象概說。本章對意象的發(fā)展演變做了梳理,對《詩經》中木意象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的整理和分析,介紹了各種樹木在《詩經》中的分布情況和相關文化背景。 第二章,論述《詩經》木意象的文化內涵。從木意象與周農本思想、周宗教文化、周文化修養(yǎng)追求三個角度入手剖析,,其中論述與農本思想的關系時又分了木意象與生產工具、鄉(xiāng)土家園情、生產自然觀等三個方面,論述與周宗教文化時分了社神崇拜與生殖崇拜兩個方面。 第三章,論述《詩經》木意象與周人生活的關系。分三個方面,重點分析了木意象視角下的周人婚戀生活,此外對木意象與周人的“住”“行”也有論述。 第四章,論述《詩經》木意象與美刺的關系。對美刺分析的同時,分別從頌人和刺人兩個角度對《詩經》木意象進行了探討。其中頌人以甘棠、桃、李、唐棣、梧桐等為典型,刺人以棘、樊、榛、杞等為典型。 第五章,論述《詩經》木意象與賦比興的關系。分為木意象與賦、比、興三個方面,主要論述木意象與賦、比、興的相互關系,木意象描寫借賦、比、興藝術手法能更好地傳情達意,賦、比、興表現手法因木意象描寫也更具藝術表現力。 第六章,《詩經》木意象對中國后世文學的影響。本章從拓展文學題材和豐富文化內涵兩個方面論述了《詩經》木意象對后世的影響。具體而言,論述了后世與木意象相關的詩歌辭賦,以及具有相關文化內涵的景觀。
【關鍵詞】:《詩經》 木意象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7.22
【目錄】:
  • 目錄3-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緒論8-11
  • 第一章 《詩經》中的木意象概說11-37
  • 第一節(jié) 意象11-13
  • 第二節(jié) 《詩經》中的木意象篇章13-37
  • 一、 種類繁多的木意象15-35
  • 二、 無處不在的木意象35-37
  • 第二章 《詩經》木意象與周文化內涵37-50
  • 第一節(jié) 木意象與周農本思想37-42
  • 一、 木意象與農業(yè)生產工具37-38
  • 二、 木意象與周人鄉(xiāng)土家園情38-40
  • 三、 木意象與周農生態(tài)自然觀40-42
  • 第二節(jié) 木意象與周原始宗教42-46
  • 一、 對社神的崇拜43-45
  • 二、 對生殖的崇拜45-46
  • 第三節(jié) 木意象與周文化修養(yǎng)追求46-50
  • 第三章 《詩經》木意象與周人生活50-59
  • 第一節(jié) 木意象與周人婚戀50-54
  • 一、 木意象視角下的周人婚戀情感生活50-52
  • 二、 木意象視角下的周代迎親盛況52-54
  • 第二節(jié) 木意象與周人的“住”54-56
  • 第三節(jié) 木意象與周人的“行”56-59
  • 第四章 《詩經》木意象與美刺59-69
  • 第一節(jié) 以木頌人61-63
  • 第二節(jié) 以木刺人63-69
  • 第五章 《詩經》木意象和賦比興69-76
  • 第一節(jié) 木意象和賦70-72
  • 第二節(jié) 木意象和比72-73
  • 第三節(jié) 木意象和興73-76
  • 第六章 《詩經》木意象對后世文學的影響76-83
  • 參考文獻83-90
  • 致謝9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璐;;淺探賦比興之流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2 章滄授;論漢代詠物賦[J];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04期

3 劉曦;董麗;;試論先秦文學作品中的園林景觀[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布莉華,劉傳;《詩經》中的植物文化[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5年01期

5 常彬;從《詩經》看上古先民的生殖崇拜[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6 王雙;;新時期《詩經》意象研究述評[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張二國;商周時期社神崇拜的宗教學考察[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8 王樹芳;《詩經》的意象經營[J];湖州師專學報;1996年02期

9 李超;;《詩經》中桑意象的原型分析[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年07期

10 鄒衡;;試論鄭州新發(fā)現的殷商文化遺址[J];考古學報;1956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趙天一;中國古典意象史論[D];西南大學;2012年

2 王穎;中國古代文學松柏題材與意象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詩經》木意象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22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922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494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