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封神演義》的宗教文化及藝術表現(xiàn)
本文關鍵詞:論《封神演義》的宗教文化及藝術表現(xiàn),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封神演義》是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在主題思想方面,以道教中的闡教和截教相爭為主線。中間穿插西方教(亦即佛教)的一些情節(jié),從而表現(xiàn)出佛道之間的相容與相爭。其中以闡教為正義一方,截教為邪惡的一方,西方教(佛教)幫助闡教攻打截教。最后在鴻鈞道人的調停下,形成了大團圓的封神結局。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通過平鋪直敘的總體結構和兩兩對出的情節(jié)安排,塑造了一批正反兩方面人物形象。在藝術描寫上,表現(xiàn)出粗細兼?zhèn)涞奶厣。在語言方面,從人物對話、詩詞運用方面也有一定的特點。但在藝術上還存在情節(jié)多有雷同、語言較為粗糙俚俗的缺陷。
【關鍵詞】:《封神演義》 道教 佛教 藝術表現(xiàn)
【學位授予單位】:渤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7.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第一章《封神演義》的宗教文化思想11-23
- 第一節(jié) 《封神演義》的道教思想的形象展現(xiàn)11-15
- 第二節(jié) 《封神演義》中佛教思想的表現(xiàn)15-17
- 第三節(jié) 《封神演義》中佛道的相容與相爭17-23
- 第二章《封神演義》的藝術表現(xiàn)23-45
- 第一節(jié) 情節(jié)結構23-25
- 第二節(jié) 人物塑造25-34
- 第三節(jié) 粗細兼?zhèn)涞拿鑼懰囆g34-39
- 第四節(jié) 語言運用39-45
- 結語45-47
- 參考文獻47-50
- 后記50-51
- 作者攻讀學位期間的學術成果51-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建武;;《封神演義》的“西方教”定性考論[J];北方論叢;2010年04期
2 劉彥彥;;《封神演義》研究綜述[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李建武;;試論《封神演義》的象征敘事[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龔維英;《封神演義》漫議[J];貴州社會科學;1996年05期
5 李建武;孟華;;試論《封神演義》的“重復”與“反重復”[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7期
6 劉彥彥;;宗教文化視野下對《封神演義》的解讀[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潘承玉;怪、力、亂、神:《封神演義》的文化品位[J];晉陽學刊;1995年05期
8 李建武;;《封神演義》看似崇道,實則敬佛[J];明清小說研究;2010年03期
9 劉雨過;黃艷;;論《封神演義》中的法寶[J];河池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10 趙章超;《封神演義》神王合一觀考論[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杜薇;《封神演義》韻文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李先超;《封神演義》對武王伐紂史實的若干改造研究[D];青島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論《封神演義》的宗教文化及藝術表現(xiàn),,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89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18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