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人入蜀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01 17:11
近年來,從地域學的角度,圍繞唐代文人入蜀詩展開研究成了一個熱點。入蜀文人大多是詩壇名人,這些文人入蜀后所留下的入蜀詩對唐代詩歌的地域與唐代文人之間的關系的研究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因而本文以唐代文人入蜀詩研究為出發(fā)點,以經前人點校過的各家別集和《增訂注釋全唐詩》為主要參考資料,在地域文化研究的視角下,通過對入蜀文人進行個案研究,把握唐代文人入蜀后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在題材內容及藝術特色的新變。并在學界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對相關資料進行再次的搜索、整理和分類工作,爭取在以點破面的研究中對唐代文人入蜀詩的整體面貌作出自己的研究論斷,為往后唐代文人入蜀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第一章以初唐文人入蜀詩為研究對象。選取年少時就有盛名,卻無奈入蜀,最后離別時又對蜀地念念不忘的盧、王兩人作為個案研究對象,對他們進入蜀地之后的詩歌作品進行分析研究,以此為突破點,探討初唐文人人蜀后的詩歌創(chuàng)作為蜀地文壇注人了新的活力,使蜀地文壇開始煥發(fā)新的生機。第二章以盛唐文人入蜀詩為研究對象。選取李杜二人作為個案研究對象,對他們進入蜀地之后的詩歌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在這一時期由于安史之亂爆發(fā),玄宗避亂入蜀,大量文人也隨之入蜀,這為蜀地本土...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煥發(fā)生機:初唐入蜀文人與蜀地
第一節(jié) “風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盧照鄰的入蜀詩
(一)唱和送別詩
(二)山水紀行詩
第二節(jié) “羈心何處盡,風急暮猿清”:王勃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唱和送別詩
小結
第二章 新的機遇:盛唐入蜀文人與蜀地
第一節(jié) “十月三千里,郎行幾歲歸”:李白的入蜀詩
(一)山水詩
(二)抒情詩
第二節(jié)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杜甫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田園生活詩
(三)唱和送別詩
小結
第三章 印象轉變:中唐入蜀文人與蜀地
第一節(jié) “三川頓使氣象清,賣刀買犢消憂患”:武元衡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寄贈唱和詩
(三)送別詩
第二節(jié) “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白居易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田園生活詩
小結
第四章 文脈再造:晚唐入蜀文人與蜀地
第一節(jié) “疊嶂千重叫恨猿,長江萬里洗離魂”:李商隱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唱和送別詩
第二節(jié) “堪恨路長移不得,可無人與畫將歸”:鄭谷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唱和送別詩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導師及作者介紹
致謝
本文編號:3986211
【文章頁數(shù)】: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煥發(fā)生機:初唐入蜀文人與蜀地
第一節(jié) “風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盧照鄰的入蜀詩
(一)唱和送別詩
(二)山水紀行詩
第二節(jié) “羈心何處盡,風急暮猿清”:王勃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唱和送別詩
小結
第二章 新的機遇:盛唐入蜀文人與蜀地
第一節(jié) “十月三千里,郎行幾歲歸”:李白的入蜀詩
(一)山水詩
(二)抒情詩
第二節(jié)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杜甫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田園生活詩
(三)唱和送別詩
小結
第三章 印象轉變:中唐入蜀文人與蜀地
第一節(jié) “三川頓使氣象清,賣刀買犢消憂患”:武元衡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寄贈唱和詩
(三)送別詩
第二節(jié) “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白居易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田園生活詩
小結
第四章 文脈再造:晚唐入蜀文人與蜀地
第一節(jié) “疊嶂千重叫恨猿,長江萬里洗離魂”:李商隱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唱和送別詩
第二節(jié) “堪恨路長移不得,可無人與畫將歸”:鄭谷的入蜀詩
(一)山水紀行詩
(二)唱和送別詩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導師及作者介紹
致謝
本文編號:39862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98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