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古代采風是對民間“創(chuàng)意”的尊重
發(fā)布時間:2023-09-14 02:30
作為先秦時期所形成并且堅持的采風制度,實際上是一項民意采集制度。它起源于夏代的"求歌謠之言",至周代正式建立采風制度,由朝廷出面組織詩歌采集。之所以要"采風",是因為統(tǒng)治集團與下層社會在空間上是分隔的,為政需要體察民情。詩歌最適宜于表達人們的感情,是反映民情的最好資料,其中有若干是社會上層并不知道的"創(chuàng)意"。詩歌的語言委婉性和語義真摯性使"采風"制度獲得一定的政治適應性,由此代表民意的文人與統(tǒng)治者形成事實上諒解,民間的"創(chuàng)意"也得到了尊重,并產生了《詩經》《樂府詩集》這樣的意外碩果。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何謂“采風”?
二、“采風”的起源
三、“采風”的內容和目的
本文編號:3846380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何謂“采風”?
二、“采風”的起源
三、“采風”的內容和目的
本文編號:38463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846380.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