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詩歌接受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秦觀詩歌接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秦觀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在詩、詞、文及書法方面均有一定造詣。但受其性格、創(chuàng)作方式及其詞名的影響,其在詩歌、散文及書法方面的成就一度為其詞名所掩蓋。盡管近年來隨著秦觀詞研究的白熱化,秦觀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已逐漸受到學界的關(guān)注。但與其詞研究相比較,學界對其詩歌的關(guān)注程度仍顯不足。這種不足尤為體現(xiàn)在對于秦觀詩歌在歷代接受情況的考察方面。基于此,本文力圖對歷代秦觀詩歌接受情況進行全面考察,從而揭示出秦觀詩歌在歷代接受視野中的概況及其影響,以期為后人對秦觀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做出更為客觀地評價提供些許參考。本論文共分五章完成,其分別是:緒論部分;論文第一章:兩宋時期的秦觀詩歌接受;第二章:金元時期的秦觀詩歌接受;第三章:明代對秦觀詩歌的接受;第四章:清代對秦觀詩歌的接受;第五章:歷代秦觀詩歌接受特點總述以及結(jié)語部分。其中緒論部分是對研究論題及其秦觀詩歌研究現(xiàn)狀的簡要描述和闡釋,該部分主要通過對秦觀詩歌接受研究問題之提出、秦觀詩歌研究之現(xiàn)狀描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闡釋以上三個問題的論述,大致完成論文緒論部分對于論文選題意義、研究思路及研究現(xiàn)狀的梳理,這也構(gòu)成了秦觀詩歌接受研究這一論文的寫作基礎(chǔ)。論文一至四章分別從接受內(nèi)容、接受方式、接受緣由等方面,對各個時期的秦觀詩歌接受情況進行具體論述。在具體論述過程中又以接受方式為主要論述對象,其中通過對歷代詩歌選本其及所選秦觀詩歌比例進行考察,從而客觀地呈現(xiàn)出秦觀詩歌在歷代接受視野中的地位;通過考察歷代詩評家對秦觀具體作品的評點,進而為全面、深刻、正確地認識秦觀詩歌獨特的藝術(shù)特色及秦觀詩歌在創(chuàng)作方面的得失提供有力佐證。論文第五章:歷代秦觀詩歌接受特點總述,則是以論文前四章所寫內(nèi)容為對象,通過對比分析的手法,對歷代秦觀詩歌接受特點進行分析進而對其接受共性進行總結(jié)和概括。結(jié)語部分是對秦觀其人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全面總結(jié)和概括。
【關(guān)鍵詞】:秦觀 詩歌 接受 品評 詩選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7.22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緒論8-13
- 一、秦觀詩歌接受研究問題的提出8-9
- 二、秦觀詩歌研究現(xiàn)狀9-12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12-13
- 第一章 兩宋時期的秦觀詩歌接受13-33
- 第一節(jié) 北宋時期的秦觀詩歌接受13-23
- 一、北宋詩歌唱和對秦觀詩歌的接受13-16
- 二、北宋詩話批評對秦觀詩歌的接受16-21
- 三、北宋秦觀詩歌接受特點闡釋及其原因分析21-23
- 第二節(jié) 南宋時期的秦觀詩歌接受23-33
- 一、南宋詩話批評及詩歌題跋對秦觀詩歌的接受23-27
- 二、南宋宋詩選本對秦觀詩歌的接受27-30
- 三、南宋秦觀詩歌接受特點闡釋及其原因分析30-33
- 第二章 金元時期的秦觀詩歌接受33-41
- 第一節(jié) 金元時期文人學士對秦觀詩歌的多元性評論33-36
- 第二節(jié) 元好問對秦觀“女郎詩”的批評及影響36-39
- 第三節(jié) 金元時期秦觀詩歌接受特點闡釋及其原因分析39-41
- 第三章 明代對秦觀詩歌的接受41-53
- 第一節(jié) 明代詩評名家對秦觀詩歌接受的多元性闡釋41-48
- 第二節(jié) 明代宋詩選本對秦觀詩歌的接受48-52
- 第三節(jié) 明代秦觀詩歌接受特點闡釋及原因分析52-53
- 第四章 清代對秦觀詩歌的接受53-66
- 第一節(jié) 清代秦觀詩歌接受者對秦觀詩歌的多元性接受53-59
- 一、清代詩話批評對秦觀詩歌的接受53-57
- 二、清人詩歌題詠對秦觀詩歌的接受57-58
- 三、清人詩集序跋對秦觀詩歌的接受58-59
- 第二節(jié) 清代宋詩選本對秦觀詩歌的接受59-64
- 第三節(jié) 清代秦觀詩歌接受特點總述及其原因分析64-66
- 第五章 歷代秦觀詩歌接受特點總述66-76
- 第一節(jié) 歷代秦觀詩歌接受者在詩歌接受內(nèi)容上的共性闡釋66-70
- 一、對于秦觀詩歌缺乏氣格的詬病66-67
- 二、對秦觀“詩似小詞”的批評67-69
- 三、對于秦觀部分詩歌的反復接受69-70
- 第二節(jié) 歷代秦觀詩歌接受者在詩歌接受方式上的共性闡釋70-76
- 結(jié)語76-78
- 參考文獻78-82
- 致謝82-84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成果8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李_";;聚訟紛紜說“女郎”——元好問“女郎詩”說及其辯駁的重新審視[J];安康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2 張思齊;;在比較的視域中看秦觀的女郎詩[J];大連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3 王曉楓;試論秦觀詩的藝術(shù)風格——“女郎詩”不是秦觀詩的主調(diào)[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楊世明;秦郎筆下饒姿態(tài) 底事輕訾“女郎詩”——評秦觀詩[J];南充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2期
5 劉秀娟;;淺析秦觀詩歌的佛禪情懷[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6 朱小峰;;秦觀詩的創(chuàng)作分期及其詩風流變[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牛衛(wèi)東;;兩宋時期的秦觀詩研究[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8 徐培鈞;論秦觀的詩[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1994年05期
9 李一飛;論秦觀的詩文創(chuàng)作[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朱艷波;宋人的秦觀批評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怡;秦觀詩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3 牛衛(wèi)東;秦觀詩歌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4 李_";秦觀詩詞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5 劉秀娟;秦觀“以詞為詩”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本文關(guān)鍵詞:秦觀詩歌接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68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6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