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文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6 00:07
本文關鍵詞:二程文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程顥、程頤,世稱“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學(道學)家,他們的理學思想在我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世思想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歷來受到學界的重視,其著述和言論多收錄在《二程集》中。二程雖然作為理學家,卻有很多對文學、文學現(xiàn)象和文學家的評論收錄在《二程集》中,這些只言片語以及一些零碎的論斷構成了二程的文學理論思想。與他們的理學或哲學思想相比,他們的文學理論觀點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二程文論的評價,也是爭論不一,因此研究二程文論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根據(jù)《二程集》系統(tǒng)梳理二程的文學理論,以此為基礎,通過與同時期偉大文學家蘇軾的文論觀點進行對比,討論二程文論與蘇軾文論的異同,研究理學家文論與文學家文論的差異,以研究二程文論的特質(zhì)與其文論存在的合理性。朱熹直接繼承了二程(尤其是程頤)的理學思想和文論思想,對二程文論有深入的發(fā)展。李贄是儒家思想的“異端”和“叛徒”,對道學家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并以“童心說”為核心的文論思想對理學家的文學主張?zhí)岢隽伺u。以朱熹和李贄的態(tài)度為個案,研究二程文論在后世發(fā)展過程中的接受問題,以求對二程的文論觀有全面的把握,對其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
【關鍵詞】:二程 文學理論 理學 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6.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緒論7-10
- 1 二程文論的思想體系10-26
- 1.1 文學本體論10-15
- 1.2 文學風格論15-19
- 1.3 文學創(chuàng)作論(修養(yǎng)論)19-22
- 1.4 文學批評論22-26
- 2 文理之爭——文學家文論與理學家文論的差異性研究26-43
- 2.1 蜀洛黨爭下的思想碰撞27-34
- 2.1.1 兩家易學思想的差異28-30
- 2.1.2 兩家《詩》學觀點的差異30-33
- 2.1.3 兩家禮學觀點的不同33-34
- 2.2 二程文論與蘇軾文論的比較34-40
- 2.2.1 文學本體論:“道本文末”和“重文輕道”的比較34-36
- 2.2.2 文學風格論:氣象論與自然平淡風格的比較36-37
- 2.2.3 文學批評論:道德審美批評和藝術審美批評的比較37-38
- 2.2.4 文學創(chuàng)作論:“有德必有言”和“有道有藝”創(chuàng)作論的比較38-40
- 2.3 二程文論作為理學家文論存在的合理性探討40-43
- 3 對二程文論的繼承與批判——以朱熹和李贄的態(tài)度為個案43-70
- 3.1 朱熹文論對二程文論的繼承和發(fā)展43-60
- 3.1.1 朱熹和二程對《詩經(jīng)》認識的異同43-49
- 3.1.2 朱熹的文論及對二程的繼承和發(fā)展49-60
- 3.2 李贄的反道學思想及其對理學家文論的批判60-70
- 3.2.1 李贄對話二程的思想語境及李贄的思想主張61-62
- 3.2.2.李贄反道學的批評對象62-64
- 3.2.3.李贄對理學家文論的批判64-70
- 4 結語70-72
- 參考文獻72-75
- 后記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袁文春;;朱熹哲學視野中的“文”與“道”[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S2期
2 王培友;;論兩宋理學“氣象”涵蘊及其詩性品格[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3 張惠民;;蘇軾論文藝創(chuàng)造的自由境界[J];汕頭大學學報;1989年04期
4 吳長庚;;近百年朱熹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文學評論;2008年03期
5 屠承先;程顥、程頤本體功夫思想之比較[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鵬英;二程理學美學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二程文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73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