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15 09:51
在老舍的市民世界構建中,知識分子是其中的重要結構成分,形成了老舍創(chuàng)作中獨特的知識分子形象體系。老舍筆下的知識分子形象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新舊過渡的文化人、現(xiàn)代知識分子以及寄托理想的知識分子。從身份認同的角度看,以上三類知識分子都屬于認同型知識分子。他們身上表現(xiàn)出對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的文化認同,依據各自的選擇走上不同的道路,以此完成自我的身份認同。新舊過渡之間的知識分子依然認同于傳統(tǒng)社會的價值觀,一部分現(xiàn)代知識分子完全用現(xiàn)代文化構建自身的知識系統(tǒng),但是缺乏文化整合的能力,永遠跟著時代潮流走,呈現(xiàn)出價值觀層面的兩極分化,屬于文化上的單面人。還有一部分現(xiàn)代知識分子在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之間尋找身份認同時,陷入了轉型時期矛盾而復雜的認同危機。潛藏在表層敘述話語之中的,是老舍作為知識分子對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面臨的國民性改造、革命與責任、民族生存等問題的思考,也反映出他在這個過程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塑造。文章緊接著探討了作為創(chuàng)作主體的老舍的思想發(fā)展對知識分子主題與人物塑造的規(guī)定與影響。旅英時期老舍將中英兩國國民性格放在同一個時空下對比,將改造國民性格和國民精神提高到了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體現(xiàn)出作家知識分子...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現(xiàn)狀分析
二、知識分子的內涵與界定
三、老舍小說中的知識分子界定
第一章 老舍小說中的知識分子系列形象
第一節(jié) 新舊過渡階段的文化人——反思傳統(tǒng)文化與國民性
一、錢本位哲學下的“老張們”
二、老馬(馬則仁): 舊人物與新語境
三、陳宏道:舊綱常與新時代
四、錢默吟的氣節(jié)與祁老人的覺醒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知識分子——現(xiàn)代性與民族意識
一、老李和張大哥——“‘詩意”追求和庸俗社會學
二、腳踩中西的“四不相”
三、黑李和白李——“古人”與“現(xiàn)代人”
第三節(jié) 理想型知識分子——探索民族的出路
一、李景純與趙子曰——清醒與糊涂
二、李子榮、馬威——在異域的人格理想
三、孟良和方寶慶——知識分子結合民眾
第二章 知識的多元和身份的多樣
第一節(jié) 認同型知識分子
第二節(jié) 追隨型知識分子——文化的單面人
第三節(jié) 兩端之間的痛苦與掙扎
第三章 老舍的思想轉變與知識分子的主題與人物塑造
第一節(jié) 旅英與文化反省
一、國民性問題
二、基督教與國民靈魂
第二節(jié) 面對心靈與現(xiàn)實的黑暗
一、揭露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
二、對革命的謹慎思考
第三節(jié) “大時代”與“抗戰(zhàn)文藝”
一、為抗戰(zhàn)服務的文藝觀
二、民族的反思與民間的文藝方向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黑白李》與老舍小說的思想“風景”——對現(xiàn)代文學經典的再解讀[J]. 逄增玉.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1)
[2]老舍與“五四”新文化運動[J]. 謝昭新. 學術界. 2019(05)
[3]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知識分子“懦弱者”的三種面相[J]. 戚萌.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8(09)
[4]論老舍《四世同堂》的戰(zhàn)爭敘事與戰(zhàn)爭反思[J]. 謝昭新. 民族文學研究. 2018(03)
[5]身份焦慮與老舍早期小說的宗教反思[J]. 鳳媛.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6(09)
[6]抗戰(zhàn)時期長篇小說中的《四世同堂》[J]. 吳小美.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5(11)
[7]我看老舍小說《新時代的舊悲劇》[J]. 吳小美.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3)
[8]認同、共識及其價值論建構的意義[J]. 潘于旭. 江蘇社會科學. 2014(01)
[9]知識分子的精神內涵與歷史演變——基于西方幾種主要知識分子理論的分析[J]. 李夢云. 東岳論叢. 2013(03)
[10]論老舍小說中的中國形象[J]. 謝昭新.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1(09)
博士論文
[1]老舍短篇小說論[D]. 符傳豐.復旦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身份認同”內涵解析及其批評實踐考察[D]. 孟瑞.浙江大學 2013
[2]“五四”小說創(chuàng)作與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D]. 甘魁.遼寧大學 2013
[3]老舍小說對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人格的探索[D]. 蔡琳彬.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0
[4]論老舍創(chuàng)作中的知識分子形象[D]. 吳恒頤.四川外語學院 2010
本文編號:3187424
【文章來源】:揚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現(xiàn)狀分析
二、知識分子的內涵與界定
三、老舍小說中的知識分子界定
第一章 老舍小說中的知識分子系列形象
第一節(jié) 新舊過渡階段的文化人——反思傳統(tǒng)文化與國民性
一、錢本位哲學下的“老張們”
二、老馬(馬則仁): 舊人物與新語境
三、陳宏道:舊綱常與新時代
四、錢默吟的氣節(jié)與祁老人的覺醒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知識分子——現(xiàn)代性與民族意識
一、老李和張大哥——“‘詩意”追求和庸俗社會學
二、腳踩中西的“四不相”
三、黑李和白李——“古人”與“現(xiàn)代人”
第三節(jié) 理想型知識分子——探索民族的出路
一、李景純與趙子曰——清醒與糊涂
二、李子榮、馬威——在異域的人格理想
三、孟良和方寶慶——知識分子結合民眾
第二章 知識的多元和身份的多樣
第一節(jié) 認同型知識分子
第二節(jié) 追隨型知識分子——文化的單面人
第三節(jié) 兩端之間的痛苦與掙扎
第三章 老舍的思想轉變與知識分子的主題與人物塑造
第一節(jié) 旅英與文化反省
一、國民性問題
二、基督教與國民靈魂
第二節(jié) 面對心靈與現(xiàn)實的黑暗
一、揭露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
二、對革命的謹慎思考
第三節(jié) “大時代”與“抗戰(zhàn)文藝”
一、為抗戰(zhàn)服務的文藝觀
二、民族的反思與民間的文藝方向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黑白李》與老舍小說的思想“風景”——對現(xiàn)代文學經典的再解讀[J]. 逄增玉.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1)
[2]老舍與“五四”新文化運動[J]. 謝昭新. 學術界. 2019(05)
[3]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知識分子“懦弱者”的三種面相[J]. 戚萌.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8(09)
[4]論老舍《四世同堂》的戰(zhàn)爭敘事與戰(zhàn)爭反思[J]. 謝昭新. 民族文學研究. 2018(03)
[5]身份焦慮與老舍早期小說的宗教反思[J]. 鳳媛.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6(09)
[6]抗戰(zhàn)時期長篇小說中的《四世同堂》[J]. 吳小美.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5(11)
[7]我看老舍小說《新時代的舊悲劇》[J]. 吳小美.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3)
[8]認同、共識及其價值論建構的意義[J]. 潘于旭. 江蘇社會科學. 2014(01)
[9]知識分子的精神內涵與歷史演變——基于西方幾種主要知識分子理論的分析[J]. 李夢云. 東岳論叢. 2013(03)
[10]論老舍小說中的中國形象[J]. 謝昭新.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1(09)
博士論文
[1]老舍短篇小說論[D]. 符傳豐.復旦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身份認同”內涵解析及其批評實踐考察[D]. 孟瑞.浙江大學 2013
[2]“五四”小說創(chuàng)作與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D]. 甘魁.遼寧大學 2013
[3]老舍小說對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人格的探索[D]. 蔡琳彬.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0
[4]論老舍創(chuàng)作中的知識分子形象[D]. 吳恒頤.四川外語學院 2010
本文編號:31874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87424.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