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的“巫”文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4 18:35
巫文化是人類最早的文化形態(tài)之一,《楚辭·九歌》乃為我國巫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品。本文將《九歌》置于遠古巫文化的視野中重讀,從"巫神形象""巫與祭""群眾狂歡""樂與舞"四個方面梳理《九歌》與"巫"文化,闡述與辨析其藝術價值以及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文章來源】:中州大學學報. 2016,33(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巫文化溯源
(一)巫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
(二)巫文化的內(nèi)容與價值
三、巫文化與《九歌》的創(chuàng)作
(一)巫文化對屈原創(chuàng)作的影響
(二)《九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意圖
四、《九歌》中的巫元素
(一)《九歌》中的巫神形象
(二)《九歌》中的巫與祭
(三)《九歌》中的群眾狂歡
(四)《九歌》中的樂與舞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屈原辭賦及其巫文化[J]. 陸代武. 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02)
[2]淺談《九歌》中的南楚巫祭文化[J]. 黃丹.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8(07)
[3]《九歌》性質研究辨析[J]. 潘嘯龍,陳玉潔. 長江學術. 2006(04)
[4]《九歌》的舞蹈動作及其與原始祭祀的關系[J]. 侯虹斌.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 2000(03)
[5]《少司命》的審美虛象與創(chuàng)造[J]. 羅義群. 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 1996(03)
[6]《九歌》是巫文化的代表作[J]. 孫大知. 玉溪師專學報. 1995(06)
博士論文
[1]屈原與巫文化關系研究[D]. 王志.吉林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論楚辭《九歌》中的自然崇拜[D]. 張喻.華中師范大學 2014
[2]中國古代的巫及巫術儀式研究[D]. 張琴.重慶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97728
【文章來源】:中州大學學報. 2016,33(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巫文化溯源
(一)巫文化的起源與發(fā)展
(二)巫文化的內(nèi)容與價值
三、巫文化與《九歌》的創(chuàng)作
(一)巫文化對屈原創(chuàng)作的影響
(二)《九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意圖
四、《九歌》中的巫元素
(一)《九歌》中的巫神形象
(二)《九歌》中的巫與祭
(三)《九歌》中的群眾狂歡
(四)《九歌》中的樂與舞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屈原辭賦及其巫文化[J]. 陸代武. 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02)
[2]淺談《九歌》中的南楚巫祭文化[J]. 黃丹.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8(07)
[3]《九歌》性質研究辨析[J]. 潘嘯龍,陳玉潔. 長江學術. 2006(04)
[4]《九歌》的舞蹈動作及其與原始祭祀的關系[J]. 侯虹斌.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 2000(03)
[5]《少司命》的審美虛象與創(chuàng)造[J]. 羅義群. 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 1996(03)
[6]《九歌》是巫文化的代表作[J]. 孫大知. 玉溪師專學報. 1995(06)
博士論文
[1]屈原與巫文化關系研究[D]. 王志.吉林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論楚辭《九歌》中的自然崇拜[D]. 張喻.華中師范大學 2014
[2]中國古代的巫及巫術儀式研究[D]. 張琴.重慶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97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97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