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中國傳統(tǒng)詩歌評點研究述論
發(fā)布時間:2021-01-01 03:09
21世紀以來中國傳統(tǒng)詩歌評點研究的成績,主要體現在對傳統(tǒng)文學評點的通論性考察、宋元時期的詩歌評點研究、明代的詩歌評點研究、清代的詩歌評點研究及民國時期的詩歌評點研究等領域,從不同地塊有力地展現了傳統(tǒng)詩歌評點研究的整體推進與學術貢獻,呈現出了文學評點研究的興盛景象。這些評點研究成果在文獻考證與促進作品傳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
【文章來源】: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05期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對傳統(tǒng)文學評點的通論性考察
二、宋元時期的詩歌評點研究
三、明代的詩歌評點研究
四、清代的詩歌評點研究
五、民國時期的詩歌評點研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白香山詩集》未刊批點看梁啟超詩學思想的轉向[J]. 李成晴. 文藝研究. 2019(04)
[2]杜詩在明代的評點與集解[J]. 王永波.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3]上海圖書館藏明代五種唐詩選本中的柳詩評點述要[J]. 楊貴環(huán). 中國文學研究(輯刊). 2016(01)
[4]奚祿詒批點杜詩考辨[J]. 曾紹皇. 文獻. 2016(01)
[5]何焯《瀛奎律髓》批評鉤沉——以稀見評點本為中心的考察[J]. 田金霞.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6]論紀昀對《二馮先生評閱才調集》的“刪”與“正”[J]. 鄧煜. 瓊州學院學報. 2014(04)
[7]蘇軾詩文評點的演進歷程[J]. 樊慶彥,劉佳. 文史哲. 2013(05)
[8]經學思想的嬗變與文學評點的視域生成[J]. 張曙光. 貴州社會科學. 2013(04)
[9]《詩經》評點與《詩經》傳播——以晚明時期為中心[J]. 黃霖.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3(01)
[10]五色批本《杜詩偶評》述要[J]. 龍野. 杜甫研究學刊. 2012(04)
本文編號:2950837
【文章來源】: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05期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對傳統(tǒng)文學評點的通論性考察
二、宋元時期的詩歌評點研究
三、明代的詩歌評點研究
四、清代的詩歌評點研究
五、民國時期的詩歌評點研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白香山詩集》未刊批點看梁啟超詩學思想的轉向[J]. 李成晴. 文藝研究. 2019(04)
[2]杜詩在明代的評點與集解[J]. 王永波.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3]上海圖書館藏明代五種唐詩選本中的柳詩評點述要[J]. 楊貴環(huán). 中國文學研究(輯刊). 2016(01)
[4]奚祿詒批點杜詩考辨[J]. 曾紹皇. 文獻. 2016(01)
[5]何焯《瀛奎律髓》批評鉤沉——以稀見評點本為中心的考察[J]. 田金霞.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6]論紀昀對《二馮先生評閱才調集》的“刪”與“正”[J]. 鄧煜. 瓊州學院學報. 2014(04)
[7]蘇軾詩文評點的演進歷程[J]. 樊慶彥,劉佳. 文史哲. 2013(05)
[8]經學思想的嬗變與文學評點的視域生成[J]. 張曙光. 貴州社會科學. 2013(04)
[9]《詩經》評點與《詩經》傳播——以晚明時期為中心[J]. 黃霖.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3(01)
[10]五色批本《杜詩偶評》述要[J]. 龍野. 杜甫研究學刊. 2012(04)
本文編號:29508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50837.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