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情境中尋找唐詩真相——以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王維《酬張少府》等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0-12-22 16:05
一、根據(jù)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的寫作背景,并考察漢語史上"相見"一詞的意義,認為詩人是榮歸故里,"兒童"是與他在正式場合行相見禮,詩中沒有悲涼情緒,只有開心和滿足。二、在王維《酬張少府》中,張少府可能并非王維的朋友,他問了王維很多問題,該詩是對這些問題逐一作答,詩中沒有牢騷苦悶、消極避世的思想內(nèi)容,而只有高冷,符合晚年王維"詩佛"的心態(tài)。三、結合李白、孟浩然、王維、劉長卿等人的詩歌,討論"隱士"主題存在的悖論,認為真正的隱士不可能被人通過語言文字而了解。
【文章來源】:中州大學學報. 2020年05期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千年不識好兒童: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二、我們是否懂王維:王維《酬張少府》
三、隱士出悖論:關于歸隱的口是心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我的度化——略談王維的《酬張少府》[J]. 唐國忠. 名作欣賞. 2007(17)
[2]“詞不迫切而味甚長”——王維《酬張少府》賞析[J]. 張忠綱. 文史知識. 1994(12)
本文編號:2932036
【文章來源】:中州大學學報. 2020年05期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千年不識好兒童: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二、我們是否懂王維:王維《酬張少府》
三、隱士出悖論:關于歸隱的口是心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我的度化——略談王維的《酬張少府》[J]. 唐國忠. 名作欣賞. 2007(17)
[2]“詞不迫切而味甚長”——王維《酬張少府》賞析[J]. 張忠綱. 文史知識. 1994(12)
本文編號:2932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3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