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造物”與“守物”書寫——讀王安憶《天香》《考工記》
發(fā)布時間:2020-12-22 05:46
《天香》和《考工記》聚焦"物質(zhì)"主題:前者是晚明時期申家所創(chuàng)"天香園繡",后者為陳書玉守護一生的老宅。對器物的"造"與"守",小說揭示"物"在器物、實踐、觀念三個層面的意義。"天香園繡"和老宅還是感情的依托,物性與人性融合,物與人的關系實現(xiàn)"相知相守,以物塑人"的同構(gòu)關系。在作家敘事設計下,物質(zhì)又完成了"反歷史"常規(guī)和反閨閣女性物化的宿命書寫。從物質(zhì)三層話語、物與人、物與文學三個維度闡釋上海及市民形象,探析王安憶的寫作。
【文章來源】:衡水學院學報. 2020年06期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物”的話語層:器物、實踐、觀念
二、物與人:相知相守、以物塑人
三、物與文學:反叛與言說
四、小結(ji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考工記》:王安憶坐實的上海生存[J]. 劉巍. 小說評論. 2019(02)
[2]歷史的技藝與技藝的歷史——讀王安憶《考工記》[J]. 方巖. 揚子江評論. 2019(01)
[3]“物時代”的“英雄”——王安憶《長恨歌》與19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J]. 朱永富.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1)
[4]虛構(gòu)與紀實——王安憶的《天香》[J]. 王德威. 揚子江評論. 2011(02)
[5]拜“物”·戀“物”·迷“物”——上海女性作家的“物”敘述探析[J]. 首作帝. 玉林師范學院學報. 2008(04)
[6]“物質(zhì)”的文學及理論的產(chǎn)生方式[J]. 藍愛國. 文藝爭鳴. 2006(04)
[7]當代文學的物質(zhì)源流及其書寫歷史[J]. 藍愛國. 藝術廣角. 2001(02)
本文編號:2931246
【文章來源】:衡水學院學報. 2020年06期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物”的話語層:器物、實踐、觀念
二、物與人:相知相守、以物塑人
三、物與文學:反叛與言說
四、小結(ji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考工記》:王安憶坐實的上海生存[J]. 劉巍. 小說評論. 2019(02)
[2]歷史的技藝與技藝的歷史——讀王安憶《考工記》[J]. 方巖. 揚子江評論. 2019(01)
[3]“物時代”的“英雄”——王安憶《長恨歌》與19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J]. 朱永富. 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1)
[4]虛構(gòu)與紀實——王安憶的《天香》[J]. 王德威. 揚子江評論. 2011(02)
[5]拜“物”·戀“物”·迷“物”——上海女性作家的“物”敘述探析[J]. 首作帝. 玉林師范學院學報. 2008(04)
[6]“物質(zhì)”的文學及理論的產(chǎn)生方式[J]. 藍愛國. 文藝爭鳴. 2006(04)
[7]當代文學的物質(zhì)源流及其書寫歷史[J]. 藍愛國. 藝術廣角. 2001(02)
本文編號:29312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93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