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當代小說中的死亡意識研究
本文關鍵詞:回族當代小說中的死亡意識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回族當代小說中存在著許多死亡敘述,這是回族知識分子心中死亡意識的一種流露。本文以回族小說中成就比較高的十幾部小說為切入點,對回族當代小說中的死亡意識進行整體關照。在文本細讀的條件下,歸納出死亡意識產(chǎn)生的原因,總結(jié)出死亡意識的書寫類型,分析出死亡意識的審美意境,探討出死亡意識出現(xiàn)的意義。全文由引言、正文及結(jié)語三部分組成。論文的引言部分論及回族的狀況,回族小說的狀況,及回族小說中死亡意識的研究現(xiàn)狀。正文是論文的主體部分,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是研究基礎,具體論述了什么是死亡,什么是死亡意識,并且也對死亡意識與回族文學乃至整個文學的關系進行了論述。作者按照自己的情感邏輯和思維方式,把無處不在的死亡陰影轉(zhuǎn)化成可把握的藝術化的對象,這就是文學作品營造的死亡意境,凸顯出文學作品特有的美學趣味。第二章主要討論回族小說中死亡意識的書寫類型,一共分為弱勢群體的死亡、守望者的殞命、文化沖突的受難、虔誠者的殉葬、奉獻者的魂歸及無辜者的凋零等六個方面。這些動人且悲壯的死亡現(xiàn)象透露著人物坎坷多舛的命運,彰顯著人類靈魂和社會生活深處不為人知的故事,同時蘊含著敘事者透徹的人生體驗及深刻的生命感悟。第三章是回族小說中死亡意識產(chǎn)生的動因,從歷史語境、文化語境、政治變遷及中外文化影響等幾個方面來探討。世人只有了解了死亡產(chǎn)生的原因,才能夠更好地規(guī)避死亡,享受生命的美好。第四章主要討論回族小說中死亡意識的審美意境,并且從死亡意象和審美超越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歸納出月亮、墳墓、水及雪山等意象蘊含的深層內(nèi)涵,挖掘死亡美學的詩意表述,得出生命雖有限、藝術卻永恒的主題。第五章研究了回族小說中死亡意識產(chǎn)生的意義:對宗教陋習的批判,對人性本惡的反思,對堅貞愛情的守望及對人生價值的思考。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求生避死是人之常情,也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則。死亡并不可怕,只要生者在有限的時光內(nèi),完成自己所擔負的使命,實現(xiàn)個體的人生價值,那么就能實現(xiàn)對死亡的超越。結(jié)語部分論述了回族當代小說死亡意識研究的價值:回族作家樂此不疲的死亡書寫,并不是悲觀絕望的表現(xiàn),而是尊重生命、熱愛人生的重要坐標,有利于張揚個體生命的價值與構(gòu)建生命的主體意識,并在死亡的基礎上給與活著的人以精神啟示。同時也展望了這一課題未來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回族 當代小說 死亡意識
【學位授予單位】:伊犁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7.4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研究基礎10-16
- 1.1 回族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概述10-12
- 1.2 死亡與死亡意識12-13
- 1.3 文學創(chuàng)作與死亡意識13-16
- 第二章 回族小說中死亡的書寫類型16-27
- 2.1 弱勢群體的困頓死亡16-17
- 2.2 文化差異與文化沖突的受難17-19
- 2.3 愛情與鄉(xiāng)土守望者的殞命19-21
- 2.4 宗教虔誠者的殉葬21-23
- 2.5 事業(yè)堅守者與奉獻者的魂歸23-25
- 2.6 政治高壓下無辜者的凋落25-27
- 第三章 回族小說中死亡意識產(chǎn)生的動因27-31
- 3.1 歷史視野中的死亡敘事:歷史災難27-28
- 3.2 多元文化語境下的死亡觀照28-29
- 3.3 政治環(huán)境的變遷:共名隱遁,無名到來29-31
- 第四章 回族小說中死亡意識的審美意蘊31-37
- 4.1 死亡意象的意蘊闡釋31-34
- 4.1.1 月亮意象31-32
- 4.1.2 墳墓意象32
- 4.1.3 水意象32-34
- 4.1.4 雪山意象34
- 4.2 死亡意識中的審美超越34-37
- 4.2.1 死亡美學的謳歌35
- 4.2.2 生命雖有限,藝術卻永恒35-37
- 第五章 回族小說中死亡書寫的意義探究37-40
- 5.1 對宗教陋習的批評37
- 5.2 對人生價值的思考37-38
- 5.3 人性本惡的反思38
- 5.4 死亡是矢志不移愛情的見證38-40
- 結(jié)語40-41
- 參考文獻41-44
- 致謝44-45
- 作者簡介45-46
- 附件4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珂;;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中的死亡意識[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2 羅明譽;談三毛散文中的死亡意識[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3 劉保昌;論中國現(xiàn)代新詩的死亡意識[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4 祁曉冰;吳曉棠;;生命對死亡的超越——解讀《清水里的刀子》中“兩世并重”的生死觀[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5 閻順利;超越死亡的智慧——《死亡意識》透視[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6 張青衛(wèi);淺談存在主義文學中的死亡意識[J];株洲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7 李秀玉;;心靈的“還鄉(xiāng)”——解讀《圣誕頌歌》中的時間意識和死亡意識[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8 郭小東;;論知青文學的死亡意識[J];文學自由談;1987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于雪蓮;論哈代小說的死亡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陳維裕;論巴金小說中的死亡意識[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潘超;三島由紀夫與余華作品中的死亡意識比較[D];遼寧大學;2008年
4 王安平;論蕭乾的死亡意識[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5 車曉昱;《紅樓夢》中的死亡意識研究[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6 高媛;論戴望舒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死亡意識[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回族當代小說中的死亡意識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78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