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電影改編敘事策略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電影改編敘事策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電影藝術(shù)從誕生起就與文學產(chǎn)生了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兩者同為敘事藝術(shù),敘事性則成為兩者之間的紐帶和橋梁,電影從小說那里得到了豐富的故事素材,也在敘事技巧上獲得了諸多形式的變化。電影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文學作品的改編和借鑒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在電影的改編的過程中,就涉及到了敘事策略的問題。在研究電影改編的過程中,敘事性是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它為小說文本到電影文本的轉(zhuǎn)換提供了可能性,敘事學也就成為了在研究過程中最重要的理論基礎(chǔ)。電影和小說在敘事手段上的根本差異在于兩者的敘事媒介不同,小說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經(jīng)過了讀者的思考和想象,進而轉(zhuǎn)化成在自己內(nèi)心中的形象來展開一個故事。而電影則是以聲音和影像的結(jié)合來直接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雖然兩者有著極大的不同,但是敘事性的存在卻將兩者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令某一個故事可以以兩種不同的藝術(shù)形式呈現(xiàn)。在電影改編的研究方面,批評家們雖早已涉獵,在我國也曾掀起了兩次改編討論熱潮,但是豐富和完善現(xiàn)有的改編理論依然是現(xiàn)在飛速發(fā)展的影視業(yè)所亟需的。茅盾文學獎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其獲獎作品往往被改編成影視作品。茅盾文學獎自1982年設(shè)立以來,評獎活動已進行了30余年,到2011年第8屆為止,一共有36部獲獎作品產(chǎn)生(兩部榮譽作品除外)。其中有18部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電影9部,電視劇15部。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改編作品能夠獲得如此大的關(guān)注,離不開獲獎作品本身就具有的人文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改編影視作品能夠從故事內(nèi)容上直接承襲原著中的最具營養(yǎng)價值的部分,有了這種先天優(yōu)勢,再加上影視語言的運用,改編作品自然備受矚目。但是,在改編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種種問題和困難,這就需要在改編時通過對原著的主題、情節(jié)、人物以及敘事角度等方面的變化來進行調(diào)整和修改,通過這些方面的改動,使其符合電影敘事的規(guī)范、電影語言的藝術(shù)規(guī)律。在另一方面,也需要考慮電影這一藝術(shù)的商業(yè)性以及文學與電影受眾群體不同所帶來的影響進行改編,本文在這一方面重點討論了大眾文化為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改編所帶來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敘事學 茅盾文學獎 電影改編 大眾文化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藝術(shù)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905;I207.42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緒論8-12
- 一、關(guān)于電影和文學敘事學以及電影改編的研究8-9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與意義9-10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之處10-12
- 第一章 敘事學中的電影與文學12-16
- 第一節(jié) 電影與文學的敘事性12-13
- 第二節(jié) 文學敘事理論和電影敘事理論13-16
- 第二章 電影改編理論及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改編現(xiàn)狀16-24
- 第一節(jié) 電影改編及其理論探討的現(xiàn)狀16-18
- 第二節(jié)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特質(zhì)18-21
- 第三節(jié)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電影改編方式21-24
- 第三章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電影改編敘事手法分析24-38
- 第一節(jié) 敘事角度的調(diào)整24-27
- 第二節(jié) 故事主題的調(diào)整27-31
- 第三節(jié) 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31-34
- 第四節(jié) 人物形象的變化34-38
- 第四章 大眾文化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電影改編策略的影響38-43
- 第一節(jié) 大眾文化的含義及審美特征38-39
- 第二節(jié) 大眾文化對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電影改編策略的影響39-43
- 結(jié)語43-44
- 參考文獻44-47
- 附錄47-49
- 致謝49-50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0-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駿;;中西方電影改編之比較[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4年01期
2 盛暑寒;;電影改編過程中的若干問題[J];電影文學;2007年16期
3 曹勇;;對90年代電影改編的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4 周仲謀;;1990年代以來電影改編理論研究綜述[J];當代文壇;2011年04期
5 周仲謀;;1990年代以來電影改編理論研究綜述[J];東方論壇;2011年03期
6 黃麗娟;;文學到電影改編的可操作性分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08期
7 李軍;;媒介轉(zhuǎn)換與意義差異——從現(xiàn)代發(fā)生學的角度論文學的電影改編[J];廣西社會科學;2011年10期
8 方敬杰;;經(jīng)典電影改編需要理性思考[J];聲屏世界;2012年01期
9 徐潔;;情愛的再闡釋——從文學到電影:《色戒》的電影改編[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年09期
10 蔣子龍;;電影改編之我見[J];電影藝術(shù);1983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崔辰;;從文本到銀幕的戲劇張力——談戲劇《懷疑》的電影改編[A];當代美國戲劇研究——第14屆全國美國戲劇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實習生 彭致 編譯;美電影改編擴大圖畫小說市場[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2 姬政鵬;電影改編正流行[N];中國電影報;2014年
3 朱建新;電影改編與文學批評[N];文藝報;2009年
4 張瓊;進化的隱喻與困惑:文學與電影改編[N];文藝報;2009年
5 特約撰稿 謝軼群 云南藝術(shù)學院教師;電影改編 成也文學敗也文學[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2年
6 里昂;純文學將成為電影改編的“救星”嗎?[N];文學報;2012年
7 丁亞平;經(jīng)典的還原:電影改編的經(jīng)驗與貧乏[N];光明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李曉晨;電影改編小說能否“一滴水見太陽”[N];文藝報;2014年
9 本報記者 李金玲;“光線”照射“仙海” 影視游戲一體化盛行[N];中國企業(yè)報;2014年
10 佟吉清;《致青春》:除了愛情還有別的[N];中國婦女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朱建新;作為一種文學批評的電影改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2 龔金平;作為歷史與實踐的中國當代電影改編[D];復(fù)旦大學;2006年
3 李青霜;賽珍珠中國題材小說的電影改編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趙慶超;中國新時期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岳霄龍;從文本到熒屏[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2 周海洋;莫言小說的電影改編[D];廣西師范學院;2015年
3 劉薇;小說《陸軍流動外科醫(yī)院》與其電影改編的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16年
4 閆樞擎;《聊齋志異》電影改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
5 盧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藝術(shù)轉(zhuǎn)換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
6 艾蕓蕓;藝術(shù)精神的互融共生—新時期鄉(xiāng)土文學的電影改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7 王卓爾;我國跨文化電影改編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8 張旭寧;“十七年”(1949-1966年)中國電影改編探析[D];長春理工大學;2016年
9 徐繼鵬;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電影改編敘事策略研究[D];山東藝術(shù)學院;2015年
10 黃麗娟;論中國當代文學的電影改編[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關(guān)鍵詞: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電影改編敘事策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15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