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革命文學”與“革命人”的文學
[Abstract]:In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Lu Xun's creation and literary propositions not only enriched the historical connotation of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but also directly echoed the calls of the subsequent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n Lu Xun's opinion,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s the literature of "revolutionary people". Its essence is to further develop and deepen the proposition that "literature is human" in the May 4th Movement: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s the literature of revolutionary human beings" logically in line with the proposition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u Xun regards revolution as a kind of cause which can make some achievements. Revolution is a clear direction of the realistic aspiration of Lu Xun, while literature is the formal medium of Lu Xun's participation in the realistic struggle,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express his sense of national mission. Lu Xun's idea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is the deepening of the general proposition of May 4th literature, and its literary creation constitute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literary practice of "literature is the science of man".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I210.9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虹;《文學與歷史的選擇——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博士學位論文)[J];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01期
2 薩支山;“革命文學”論爭中的文學史敘事[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01期
3 劉海波;1928:“革命文學”合法性論證[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01期
4 張江元;論李初梨的“革命文學”觀[J];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09期
5 程凱;“革命文學”歷史譜系的構(gòu)造與爭奪[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01期
6 王智慧;王世利;;論“革命文學”的流行性藝術(shù)素質(zhì)[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7 王智慧;;“革了文學的命”——論“革命文學”的藝術(shù)缺失[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8 張廣海;;創(chuàng)造社和太陽社的“革命文學”論爭過程考述——兼論后期創(chuàng)造社五位主力新成員的入黨問題[J];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11期
9 易新鼎;談?wù)劇案锩膶W”論爭[J];北京師院學報;1977年Z2期
10 李兵;周恩來對“革命文學”論爭作過指示[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吳中杰;;魯迅與“革命文學”論爭[A];魯迅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C];1991年
2 齊忠賢;;茅盾關(guān)于描寫小資產(chǎn)階級的主張不容否定[A];茅盾研究論文選集(上冊)[C];198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智慧;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革命文學”綜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張廣海;“革命文學”論爭與階級文學理論的興起[D];北京大學;2011年
3 薛羽;“革命文學”論爭與魯迅思想文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黃茜;成仿吾1920-30年代“轉(zhuǎn)向”問題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2 李躍力;創(chuàng)造社與“革命文學”[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蘇雪蓮;“革命文學”論爭中的階級話語[D];西南大學;2006年
4 張濤;魯迅與“革命文學”論爭[D];吉林大學;2007年
5 姚金琴;選擇與分化:二三十年代“革命文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付娟;《中央日報·青白》副刊(1929-1930)與國民黨文藝運動[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7 陳濤;《蝕》:歷史的失敗者與失敗者的歷史[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995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299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