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現(xiàn)代、后殖民批評與海外中國文學研究
本文關鍵詞:后現(xiàn)代、后殖民批評與海外中國文學研究——以王德威的研究為中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文學評論》 2012年04期
投稿
后現(xiàn)代、后殖民批評與海外中國文學研究——以王德威的研究為中心
【摘要】:本文以對王德威的四本代表專著的分析為中心,并兼及其他海外學者的相關研究,對海外學者在后現(xiàn)代主義、后殖民主義的立場之上,在新歷史主義與福柯的權力系譜學方法論下,以保守主義的視野審視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現(xiàn)代性建構歷程的學術探索作了回顧和反思,指出應該區(qū)別后現(xiàn)代主義的"歷史性"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化"立場,建立一種能夠真正闡釋文學現(xiàn)代性和歷史現(xiàn)代性之間互動關聯(lián)的歷史闡釋學研究方法。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分類號】:I206.6
【正文快照】:
在90年代以來的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界,以來自臺灣的美國學者王德威為代表的基于后現(xiàn)代主義、后殖民批評的理論探討得到了高度重視。但對于其成敗得失,尤其是這些方法和結論的有效性,國內學界并無細致討論。本文試圖剖析其洞見和盲視,提出國內研究界在學習海外漢學的長處時應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佩芬;;[J];文教資料;2011年20期
2 王偉;;[J];文藝爭鳴;2011年13期
3 王寧;;[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4 王金勝;;[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何健;;[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李一媛;;[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7 姜蘇鵬;;[J];英才;2011年09期
8 童娣;;[J];文藝爭鳴;2011年14期
9 伊沙;;[J];藝術廣角;2011年04期
10 胡曉;;[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彥;;[A];中國小說研究[C];2003年
2 栗華;焦明甲;;[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50年來文藝發(fā)展道路與21世紀文藝發(fā)展走向學術年會論文集匯編[C];2000年
3 馬相武;;[A];和諧社會:社會公正與風險管理——2005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5年
4 周景雷;;[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5 盧學英;;[A];中國小說研究[C];2003年
6 俞兆平;;[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石一寧;;[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8 古遠清;;[A];葉維廉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張炯;;[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5)[C];2009年
10 郭寶亮;;[A];中國小說研究[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榮;[N];文藝報;2007年
2 李萬武;[N];遼寧日報;2008年
3 崔志遠;[N];河北日報;2005年
4 劉繼明;[N];湖北日報;2005年
5 陳競;[N];文學報;2007年
6 吳秉杰;[N];文藝報;2006年
7 申霞艷;[N];北京日報;2010年
8 吳福輝;[N];中華讀書報;2006年
9 喬琦;[N];文藝報;2007年
10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副研究員 徐珂;[N];中國藝術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源;[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楊永明;[D];武漢大學;2008年
3 李曙豪;[D];蘇州大學;2006年
4 李娟;[D];浙江大學;2009年
5 金哲;[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呂志鵬;[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趙黎波;[D];復旦大學;2007年
8 劉桂茹;[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明軍;[D];吉林大學;2006年
10 劉雪松;[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海軍;[D];內蒙古大學;2005年
2 朱菊香;[D];山東大學;2006年
3 江山華;[D];內蒙古大學;2007年
4 潘晶玫;[D];延邊大學;2006年
5 房瑩;[D];吉林大學;2007年
6 明亮;[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Shapovalova Valeriia(瓦列莉婭);[D];浙江大學;2011年
8 何文麗;[D];西北大學;2005年
9 朱冠宇;[D];河北大學;2010年
10 張爽;[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后現(xiàn)代、后殖民批評與海外中國文學研究——以王德威的研究為中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3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0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