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說到歌劇劇本的創(chuàng)作——歌劇《駱駝祥子》編劇徐瑛專訪
本文選題:《駱駝祥子》 + 徐瑛。 參考:《藝術(shù)評論》2017年05期
【摘要】:歌劇《駱駝祥子》赴意大利巡演大獲成功,在業(yè)內(nèi)引起了廣泛的關(guān)注,作為中國第一部進(jìn)入歌劇之鄉(xiāng)巡演的原創(chuàng)歌劇,歌劇《駱駝祥子》在意大利的演出無疑具有里程碑性質(zhì)的意義。因為它是用地道的北京話講述的老北京的故事,音樂創(chuàng)作上用的卻是西方作曲技法與美聲演唱。該劇自2014年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以來,關(guān)于中國原創(chuàng)歌劇到底要具備怎樣的風(fēng)格、百姓語匯與西洋音樂如何結(jié)合、西方大歌劇與京味小說如何聯(lián)姻等等內(nèi)容就成了業(yè)內(nèi)持續(xù)討論的話題,進(jìn)而引發(fā)了民族題材與歌劇藝術(shù)如何嫁接、歌劇在中國能否實現(xiàn)本土化的嚴(yán)肅思索。忠于老舍原著而改編的歌劇劇本,因其口語化的風(fēng)格有悖觀眾印象中歌劇的典雅高貴,也被推到了爭議的中心。歌劇《駱駝祥子》的編劇徐瑛早在多年前就因與作曲家譚盾、郭文景、林品晶分別合作歌劇《茶》《詩人李白》和《胡笳十八拍》而蜚聲國際歌劇劇壇,但在國內(nèi),他作為歌劇編劇卻鮮為普通觀眾所知,其與林兆華、易立明等導(dǎo)演合作的話劇作品"春秋三部曲"《刺客》《說客》《門客》以及京劇《宰相劉羅鍋》和《連升三級》等倒是被更多觀眾所熟悉。今年九月,國家大劇院將再次上演歌劇《駱駝祥子》,在該劇復(fù)排上演的前夕,《藝術(shù)評論》采訪了該劇的編劇徐瑛。
[Abstract]:The opera "Camelot Locke" has been a great success in its tour of Italy, which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industry. As the first original opera in China to enter the opera town,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era Camphor Locke in Italy is of landmark significance. Because it is an old Beijing story told in authentic Beijing dialect, the music is composed with western composing techniques and beautiful singing. Since its premiere at the National Grand Theater in 2014, the play has focused on the style of Chinese original opera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mmon people's vocabulary and Western music. How to marry the western grand opera and the Jingwei novels has become a topic of continuous discussion in the industry, which leads to the grafting of the national theme and the opera art, and the serious thinking of whether the opera can realize localization in China. The adaptation of the opera script, faithful to Lao She's original work, was pushed to the heart of controversy because its colloquial style ran counter to the elegance and nobility of the opera in the audience's mind. As early as many years ago, Xu Ying, the screenwriter of the opera "Xiangzi Luo", became famous in the international opera theater for his cooperation with composers Tan Dun, Guo Wenjing, and Lin Ping-jing in the opera "Tea" and "Li Bai" and "Hu Jia 18" respectively. But in China, As an opera writer, he is rarely known to the general audience, a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Lin Zhaohua, Yi Liming and other directors of the play "the Spring and Autumn Trilogy", "the Assassin," the lobbyist, "and the Peking Opera," Prime Minister Liu Luoguo "and" Liansheng third level ", and so on, are more familiar to the audience. In September this year, the National Grand Theater will stage another opera, "Xiangzi Locke". On the eve of the rerun of the play, the Art Review interviewed the play's screenwriter Xu Ying.
【分類號】:I207.33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周映;諸天寅;;《駱駝祥子》與《好運之日》比較分析[J];北京聯(lián)合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7年02期
2 方習(xí)文;;眾說紛紜:關(guān)于《駱駝祥子》的結(jié)尾及其改編[J];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叢刊;2008年02期
3 王麗娟;;《駱駝祥子》的現(xiàn)代啟示[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04期
4 郭立波;;論《駱駝祥子》中老舍的溫厚情懷[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xué)學(xué)報;2008年05期
5 梁華;;《駱駝祥子》的比喻營構(gòu)模式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xué);2010年03期
6 陳思廣;;在生成與轉(zhuǎn)向間——1936~1966年《駱駝祥子》的接受研究[J];學(xué)術(shù)論壇;2011年10期
7 李微;;論《駱駝祥子》中再現(xiàn)的三大沖突[J];文學(xué)教育(上);2012年07期
8 ;外國朋友爭看《駱駝祥子》[J];人民戲劇;1980年05期
9 冒福壽;煉詞及其他——談《駱駝祥子》的語言[J];語言教學(xué)與研究;1983年03期
10 左思民;;“沒”類否定詞與《駱駝祥子》語體風(fēng)格[J];當(dāng)代修辭學(xué);1988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祥安;;《駱駝祥子》故事時代考[A];《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xué)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學(xué)史研究卷)[C];2009年
2 王桂妹;;超越“啟蒙倫理”與“鄉(xiāng)間倫理”的對峙性敘事——兼談《駱駝祥子》的倫理呈現(xiàn)方式[A];“文學(xué)倫理學(xué)批評:文學(xué)研究方法新探討”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孫會軍;;《駱駝祥子》的四個英譯本比較研究[A];中國翻譯學(xué)學(xué)科建設(shè)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4 張麗軍;;“以善抗惡”、“以惡抗惡”到“以善尋善”:百年農(nóng)民與城市關(guān)系的審美嬗變——以老舍《駱駝祥子》、蘇童《米》和賈平凹《高興》為例[A];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駱駝祥子》暑熱不歇腳[N];中國文化報;2003年
2 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副研究員 王紀(jì)宴;從《駱駝祥子》看歌劇本土化[N];光明日報;2014年
3 宋麗紅;《駱駝祥子》遠(yuǎn)征東瀛[N];中國文化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李紅艷;郭文景:二十年等來《駱駝祥子》[N];北京日報;2014年
5 ;《駱駝祥子》全力以赴弄“精品”[N];中國文化報;2003年
6 舒乙;駱駝祥子有了博物館[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許波;讓話劇《駱駝祥子》回歸原著精神[N];中國藝術(shù)報;2013年
8 田梅 趙文勝;《駱駝祥子》再現(xiàn)藝術(shù)魅力[N];新華日報;2000年
9 白漠男;晁谷:放飛夢想的鴿子[N];中國改革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陳熙涵;今天,誰在讀老舍作品[N];文匯報;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大兟;《駱駝祥子》三個英譯本中風(fēng)格再現(xiàn)的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5年
2 梁津;翻譯美學(xué)視角下《駱駝祥子》兩個英譯本的對比研究[D];廣西大學(xué);2015年
3 吳靜;文化專有項的翻譯策略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xué);2015年
4 任陽鑫;翻譯詩學(xué)視角下《駱駝祥子》英譯本比較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xué);2015年
5 阿依謝姆古麗·麥麥提;從歸化和異化看《駱駝祥子》維譯本中的翻譯[D];新疆師范大學(xué);2015年
6 梁曉龍;論老舍《駱駝祥子》的連環(huán)畫改編[D];青島大學(xué);2016年
7 師慧敏;關(guān)聯(lián)理論視域下《駱駝祥子》俄譯本中俗語的翻譯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xué);2016年
8 熊茂蓉;《駱駝祥子》伊萬·金英譯本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研究[D];貴州大學(xué);2016年
9 郝林沖;歌劇《駱駝祥子》音樂特征和人物形象塑造研究[D];河南大學(xué);2016年
10 王莉;譯介學(xué)視角下的《駱駝祥子》英譯本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6年
,本文編號:18792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879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