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中往返博弈的賈平凹
本文選題:賈平凹小說 切入點:體量 出處:《小說評論》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切入平凹老師的一個角度。我經(jīng)常在想一個問題,如果不是賈老師這種體量的作家,是經(jīng)不住反復研討的,而且每一次研討都有新意和新的角度,這也證明了賈平凹在體量上和中國許多作家不一樣,這讓我感慨很深,也特別值得重視。我曾經(jīng)帶了一個很有名的作家,去參觀建大賈平凹文學藝術館,參觀完了之后,那個作家發(fā)自肺腑的說了一句,
[Abstract]:Just as I think this is a good way to cut into a teacher's angle. I often think about a question. If it were not for a writer of such a size as teacher Jia, he would not be able to withstand repeated discussions, and every discussion would have new ideas and new angles. This also proves that Jia Pingao is not the same size as many Chinese writers. This makes me feel very deep and especially worthy of attention. I once took a very famous writer to visit the Jia Pingao Museum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after I visited it, The writer said something from the bottom of his heart.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
【分類號】:I207.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軍啟;趙錦;;論賈平凹小說中對細節(jié)的重復敘述[J];商洛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2 梁穎;;賈平凹審美追求的變遷[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3 張景超;;我看賈平凹的“熱”[J];藝術廣角;2010年02期
4 韓琳瑯;;賈平凹小說神秘化現(xiàn)象探析[J];商洛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徐勇;;現(xiàn)世的沉淪與飛升——評賈平凹的長篇新作《帶燈》[J];文藝爭鳴;2013年04期
6 李云雷;;以“有情”之心面對“尖銳”之世——讀賈平凹的《帶燈》[J];小說評論;2013年04期
7 費秉勛;論賈平凹[J];當代作家評論;1985年01期
8 雷達;;模式與活力——賈平凹之謎[J];讀書;1986年07期
9 ;揭開當代文學“怪杰”奧秘的力作——《賈平凹》簡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10 費秉勛;生命審美化——對賈平凹人格氣質的一種分析[J];當代作家評論;199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紅軍;;賈平凹小說論[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樊憲雷;;碩士論文提要:賈平凹長篇小說中敘事技巧的流變與創(chuàng)新[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唐小林;《帶燈》與賈平凹的文字游戲[N];文學報;2013年
2 李星;賈平凹《老生》:山水不老 人情彌新[N];文藝報;2014年
3 劉新征;賈平凹小說的情緒基調與人物世界[N];文藝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楊雅蓮;一部鄉(xiāng)村憂患之書[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5 ;《古爐》爭鳴備忘錄[N];文學報;2012年
6 蘭州大學文學院 海曉紅;文學人類學視域中的賈平凹研究[N];山西黨校報;2012年
7 健濤;如此“不實”的賈平凹“紀實文學”[N];文學報;2013年
8 馬平川;從“清風街”到“興隆街”[N];文藝報;2008年
9 林文;賈平凹小說研討會舉行[N];人民日報;2006年
10 郭洪雷;給賈平凹先生的“大禮包”[N];文學報;2011年
,本文編號:16018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60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