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研究的政治視角”專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 文藝理論 文化理論 意識形態(tài) 文本審美 出處:《河南社會科學》2017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主持人語:當今的文藝理論與批評似乎有著過于豐厚的理論資源可以繼承,以至于常常處于無所適從的艱難抉擇之中。曾幾何時,借助于各種迥然不同的預設立場與理論模式,文藝理論與批評像萬花筒般幻化出五光十色的景象來。然而,經(jīng)過了"文本細讀"的熱潮與"文化理論"的喧囂之后,從文本形式到文化歷史的轉向所積蓄的理論潛能業(yè)已被發(fā)掘殆盡,在這個所謂"后理論時代",文藝理論與批評應該向何處去?這無疑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大問題。有人提出"回到文學本身""回歸審美",有人則堅持政治批評的一貫
[Abstract]:The moderator said: today's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seem to have too much theoretical resources to inherit, so often in a difficult choice. With the help of different presuppositions and theoretical models,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have become a kaleidoscope. However, after the "text reading" boom and the "cultural theory" uproar, The theoretical potential accumulated in the turn from textual form to cultural history has been exhausted. Where should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go in the so-called "post-theoretical era"?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is is a big problem in front of people. Some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returning to literature itself" and "returning to aesthetics", while others insisted on the consistent nature of political criticism.
【分類號】:I206.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勝明;牟豪戎;;祝賀《文藝理論與批評》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6年06期
2 ;高等學校文藝理論研究會章程[J];文藝理論研究;1980年01期
3 ;《文藝理論與批評》1986年總目錄[J];文藝理論與批評;1988年01期
4 洛杭;怎樣看待三十年代以來我國的革命文藝理論?[J];文藝理論與批評;1988年03期
5 蔡毅;;文學藝術也是生活的導師——文藝理論思考札記[J];學術探索;1990年05期
6 常海;任重道遠——在“文藝理論與批評”創(chuàng)刊五周年座談會上的發(fā)言[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1年06期
7 劉玉山;《文藝理論與批評》的戰(zhàn)斗品格[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1年06期
8 仲呈祥;旗幟鮮明 砥柱中流——贊《文藝理論與批評》創(chuàng)刊五周年[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1年06期
9 田共;;湖北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研討會”概述[J];學習與實踐;1995年09期
10 史軍,楊潤身;賀《文藝理論與批評》十周年[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熊賽君;;延安時期毛澤東文藝理論的哲學基礎[A];湖南省第六屆研究生創(chuàng)新論壇之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與當代中國分論壇論文集[C];2013年
2 王樂群;;鄧小平文藝理論的基本特征[A];最珍貴的精神財富——黑龍江省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理論研討會文集[C];2004年
3 古建軍;;毛澤東文藝理論的核心和體系[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六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成立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0年
4 崔銀河;;鄧小平文藝理論與當代影視文學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A];2003年安徽省文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公木;;在一九九四年學術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6 ;段寶林:在民俗學民間文學的探索道路上(節(jié)選)[A];中國口頭文學遺產(chǎn)數(shù)字化工程全記錄[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韻 甄澄;加強文藝理論評論自身力量[N];光明日報;2008年
2 記者 張志勇;第二屆全國文聯(lián)文藝理論工作研討會舉辦[N];中國藝術報;2010年
3 國家圖書館館長 韓永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發(fā)展的新高度[N];文藝報;2014年
4 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協(xié)會;突出四個“重視” 繁榮文藝理論事業(yè)[N];中國藝術報;2007年
5 王先霈;深化文藝理論基礎性研究[N];人民日報;2010年
6 湖北省文聯(lián)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劉永澤;堅持導向 繁榮文藝理論[N];中國藝術報;2008年
7 ;解放思想,整合資源,切實推進文聯(lián)文藝理論評論建設[N];中國藝術報;2010年
8 董學文;文藝理論和批評需要改進文風[N];文藝報;2013年
9 王金雙;科學地解決文藝理論的分歧[N];文藝報;2013年
10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時期文藝理論建設與文藝批評研究”首席專家、山東大學教授 馬龍潛;文藝理論建設必須彰顯中國特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馳;論成仿吾文學批評的社會性與浪漫性傾向[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2 于立輝;二三十年代留蘇知識分子的文學革新思想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3 吳近;馮雪峰文藝理論中的藝術自律觀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4 馬仲生;《老子》的文學價值[D];蘭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359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3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