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塑造的經典——清代文評專書中的歸有光
本文關鍵詞:被塑造的經典——清代文評專書中的歸有光 出處:《求是學刊》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歸有光是清代文學評論中的焦點人物,其形象在清代學者的批評總結中完成了"經典化"的歷程。清人對歸有光的討論大致延續(xù)錢謙益與王夫之的批評理路展開,重點關注了歸有光文章的文辭與義理兩個層面,而討論的對象則是歸有光的《史記》評點及其自身文學創(chuàng)作。在清代復雜的文學流派與文人群體論爭中,歸有光成為一個符號性的人物,其形象也不斷地被重塑著。支持者贊其文法可學,反對者批其文章無道,而對其他問題則皆視而不見,彰顯了文學經典化歷程的曲折走向。
[Abstract]:Gui Youguang is the focus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Qing Dynasty. Its image has completed the course of "classicalization" in the criticism summary of the scholars in Qing Dynasty. The discussion of Guiyouguang in Qing Dynasty has roughly continued the criticism of Qian Qianyi and Wang Fuzhi. Focus on Gui Youguang text and the meaning of two levels, and the object of discussion is Gui Youguang's "Records of the History" comments and their own literary cre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complex literary school and literati group controversy. Jianguang becomes a symbolic figure whose image is constantly being remade. Supporters praise his grammatical ability, opponents criticize his article as nonsensical, and turn a blind eye to other problems. It shows the zigzag trend of the course of literary canoniza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散文研究文獻集成”,項目編號:14ZDB066 中央高校自主項目“中國古代文評專書全編”,項目編號:SZZY2014072
【分類號】:I206.2
【正文快照】: 歸有光是晚明文壇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力抵七子派的復古文學,開一代風氣之先。除了其文章寫作外,歸有光的《史記》評點也啟發(fā)了后代文學及文學理論的發(fā)展,使他成為清代文學與理論言說中繞不開的人物。目前對歸有光的研究主要在兩個方面展開。一是歸有光思想觀念、文學特色的研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尊舉;;歸有光崇尚“質實”的文學思想[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2 吳正嵐;;歸有光的文學思想與歐陽修經學的關系[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吳承學;沙紅兵;;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與反經典[J];文史哲;2010年02期
4 楊峰;;《震川先生集》的清人評點述評[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05期
5 黃霖;;論震川文章的清人評點[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何天杰;;歸有光非唐宋派考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7 孫之梅;歸有光與明清之際的學風轉變[J];文史哲;200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諸雨辰;;被塑造的經典——清代文評專書中的歸有光[J];求是學刊;2017年02期
2 常程富;;試論歸有光散文的《史記》筆法[J];名作欣賞;2016年12期
3 王志華;;清初《史記》流播視野下的方苞《史記》學說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1期
4 蔡江宸;;芻議中國古代文學的發(fā)展[J];新校園(中旬);2015年09期
5 李捷鵬;;文學經典融入高校通識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沈陽干部學刊;2015年04期
6 裴云龍;;蘇軾散文的經典化歷程及其文化內涵——以1127—1279年為中心[J];文學評論;2015年02期
7 詹丹;;空間的毀壞與修補——對《項脊軒志》思路的另一種理解[J];語文學習;2015年02期
8 楊貴環(huán);;從曹植《贈白馬王彪》的歷代選評看名篇的經典化[J];理論界;2014年11期
9 郁玉英;;二十年來古代文學經典研究的現(xiàn)狀及展望[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10 吳正嵐;;明代文人經學與文學思想變革的關系[J];文學評論;2014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吳正嵐;;論《易經淵旨》與歸有光思想的一致——兼論《易經淵旨》的真?zhèn)蝃J];周易研究;2009年03期
2 王兆鵬;孫凱云;;尋找經典——唐詩百首名篇的定量分析[J];文學遺產;2008年02期
3 光明甫;桐城派略論——《論文詩說》(節(jié)選)[J];江淮論壇;198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憲;;文化研究的“去經典化”[J];博覽群書;2002年02期
2 楊厚均;經典化:一種姿態(tài)[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郭持華;“歷史流傳物”的意義生成與經典化[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張榮翼;;意義蛻蝕與經典化——文學史包含的兩種相關規(guī)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孫秀昌;;在歷史之畏中透視經典——對人類文化史中一種“去經典化”與“偽經典化”現(xiàn)象的反省[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6 張立群;;繆斯的熔鑄——關于新詩經典化的幾點思考[J];藝術廣角;2006年04期
7 王珂;;新詩應該適度經典化[J];江漢論壇;2006年09期
8 郭持華;;從《詩》的早期傳播看《詩》的經典化[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宋達;鐘厚濤;;文學經典化何以成為越來越需要討論的話題——來自首都師范大學“文學經典化問題國際學術論壇”的報告[J];中國比較文學;2008年02期
10 郭麗萍;;兒童文學的去經典化[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陳博;;經典、經典化與經典的危機[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立群;;歷史的“出場”與經典化趨向——從世紀初詩壇代際劃分及其相關命名談起[A];中國新詩:新世紀十年的回顧與反思——兩岸四地第三屆當代詩學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高瑩;;聞雞起舞 慷慨悲歌——論西晉詩人劉琨的經典化歷程[A];河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7年
4 姚志文;;試析新聞作品經典化的可能性[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立群 遼寧大學文學院;瑣議新世紀詩歌經典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北京評協(xié)副主席 北京市文聯(lián)原黨組副書記 索謙;理論研究和經典化運作[N];中國藝術報;2013年
3 南京大學文學院 葛志偉;經典化過程絕非一帆風順[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4 鄧新華;文學經典化的個案研究[N];文藝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劉構;新詩的經典化需要時間檢驗[N];文藝報;2012年
6 黃東成;詩壇建設當務之急是經典化嗎?[N];文學報;2013年
7 吳義勤;“經典化”是真命題還是偽命題[N];文藝報;2014年
8 柳士同;“經典化”得太匆匆[N];文學報;2014年
9 王向遠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典”的“經典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10 通訊員 唐祥勇 實習生 蘇媛菊;經典化仍是21世紀文學發(fā)展的趨勢[N];湖南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鑫;濟慈追尋經典化之路與浪漫主義后世書寫傳統(tǒng)[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梁;曹魏四言詩的經典化[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陳彥孜;經典作品的去經典化翻譯[D];湖南大學;2016年
3 海玲;敘事民歌《韓秀英》經典化研究[D];內蒙古民族大學;2011年
4 陳唯;朦朧詩的經典化歷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5 汪潔;《王貴與李香香》的經典化研究[D];延安大學;2010年
6 李翠萍;紅色經典《朝陽溝》的經典化與去經典化[D];暨南大學;2006年
7 黃旭建;唐宋杜詩經典化歷程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顏虹芳;“麗貝卡”歸來:浪漫小說范式的經典化[D];復旦大學;2009年
9 唐沙;《左傳》故事“經典化”探研[D];西南大學;2006年
10 李萍;“奇書”、“才子書”與章回小說的經典化[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079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40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