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的“有為”對公選課的作用——以某高校臺灣文學專題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7-12-28 00:08
本文關鍵詞:大學教師的“有為”對公選課的作用——以某高校臺灣文學專題為例 出處:《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高校開設公共選修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全人格的學生,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在今后學習工作中的競爭力以及實際解決問題能力。教師與相應教學主管部門的溝通,和教師的素養(yǎng)以及對課堂教學的把控對于提高學生對公選課的熱情以及公選課的課堂教學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Abstract]:The purpose of offering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train students of all personality, cultivate students' sentiment,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and practic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in the futur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authorities,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the control of classroom teaching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and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作者單位】: 西京學院;
【分類號】:G642;I206-4
【正文快照】: 一、研究現狀高校開設公共選修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全人格的學生,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在今后學習工作中的競爭力以及實際解決問題能力。但在各高校開設公共選修課后出現了一些問題。目前高校公共選修課的開設以及教學和考核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以上各位教師針對選修課面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勤豐;;初執(zhí)教鞭[J];教師博覽;2001年12期
,本文編號:13437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343755.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