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韓少功的跨文體寫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1 11:00
本文關鍵詞:新世紀韓少功的跨文體寫作研究 出處:《牡丹江師范學院》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韓少功在新世紀對跨文體寫作的文體不斷進行探索。他是一個哲理型、思辨型的作家,也是一個有著獨特的小說觀、散文觀和文體自覺意識的作家。在對跨文體寫作的藝術技法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充分的觀照到了內容,使跨文體的文本內容與形式能和諧的交融在一起,并且凸顯出了審美性特征。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探究韓少功新世紀以來不斷變化的文體形式。從文體維度上分析韓少功的跨文體寫作的文本,其小說“非小說”化呈現(xiàn)出散文化的傾向,散文“非散文”化呈現(xiàn)出小說化的傾向,打通小說與散文之間的界限,將兩種文體交融在一起。同時韓少功運用多種文體和寫作技法將小說、散文、詩歌、雜文、評論、筆記、隨感雜糅于自己的作品中,使文體“非文體”化。這些文體形式無疑成為他跨文體寫作的標志。第二章是觀照韓少功在新世紀創(chuàng)作的思想立場,他以拯救文學作為其跨文體寫作的基點,秉持著人文情懷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挖掘,沉潛在靈魂深處的憂患意識,使他自覺地承擔起反思現(xiàn)代文明弊病的責任。這些都是韓少功跨文體研究的思想基礎。第三章是探究韓少功作品跨文體寫作的生成原因。作者的文化性格和藝術觀念的改變,中西方文學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讀者接受和互動效應的影響,促使韓少功在跨文體寫作的探索中不斷前行。韓少功對跨文體寫作的探索和實踐對當下文壇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為研究者從學理層面上研究跨文體寫作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
【學位授予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I20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易小斌;試論小說敘事視角的藝術功能[J];鷺江職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2 方長安;對語言現(xiàn)代性的反思——韓少功的《馬橋詞典》新論[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2年03期
3 蔡翔;日常生活:退守還是重新出發(fā)——有關韓少功《暗示》的閱讀筆記[J];文學評論;2003年04期
4 黃燈;《暗示》暗示了什么?——對當代文學批評的一種思考[J];文藝評論;2004年03期
5 趙勇;反思“跨文體”[J];文藝爭鳴;2005年01期
6 潘華琴;;從文化尋根到皈依自然——以韓少功的創(chuàng)作轉型為例[J];文藝爭鳴;2008年09期
7 梁小娟;;從立言到立象——韓少功《暗示》中的語言觀[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龔政文;從《馬橋詞典》到《山南水北》——90年代以來韓少功的文學世界[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文明;混沌與和諧——《暗示》寫作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3157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315797.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