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近《詩淺見錄》與朱熹《詩集傳》的影響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4 17:12
本文關鍵詞:權近《詩淺見錄》與朱熹《詩集傳》的影響關系研究
【摘要】:儒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僅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也對周邊國家、地區(qū)的思想文化和社會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韓兩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自古以來便是友好鄰邦。雖然沒有儒學傳入朝鮮半島的準確記錄,但學者普遍認為伴隨著漢字、漢文化在朝鮮半島的傳播,儒學在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即得到國家承認,得以廣泛流布。儒學在這片異國的土地上扎下根來,成為朝鮮社會重要的精神滋養(yǎng);而在兩千余年的傳播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由朝鮮半島歷代學者的不懈努力,儒學與朝鮮本土文化融為一體,成為朝鮮半島傳統(tǒng)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也出現(xiàn)了大批優(yōu)秀的儒學大家和代表著述。權近是活躍在高麗王朝末、朝鮮王朝初期的大學者、文學家,師從儒學大家李穡,這對其學問、政治活動和交友等方面有深遠的影響。本文將通過文獻分析、演繹分析、對比分析、分類分析和歸納總結等方法,主要對陽村《詩淺見錄》的成書背景和主要內容以及《詩淺見錄》與朱熹的《詩集傳》的對比與分析,重點闡述陽村這一著述的特色,展現(xiàn)陽村致力于研究儒學、踐行儒學的一生!对娂瘋鳌窂牧x理的角度解釋《詩經(jīng)》,是一種將道德淪與效用論相結合的詩經(jīng)學。南宋滅亡后,朱熹的《詩集傳》經(jīng)由元朝在麗末鮮初傳播到正值變革時期的朝鮮半島,對朝鮮半島以后的詩經(jīng)論起到了巨大的影響作用。與此同時,朝鮮半島繼承北宋改革學風,帶來了這一時代對《詩經(jīng)》理解的一大變化。權近受中國儒學潮流以及高麗中期形成的以五經(jīng)為主尊經(jīng)學風的影響,以五經(jīng)為經(jīng)學研究對象,撰寫了《五經(jīng)淺見錄》。其中的《詩淺見錄》凝聚了權近對《詩經(jīng)》以及《詩集傳》的研究心血,集中體現(xiàn)了權近的詩經(jīng)論與儒學觀點,也集中反映出了身處麗末鮮初那一特殊時代的權近的政治抱負!对姕\見錄》權近引用的書籍中最重要的當屬朱熹的《詩集傳》。權近秉持對《詩集傳》絕對信任的態(tài)度,在《詩淺見錄》中忠實接受《詩集傳》的解釋,其中較為核心的內容諸如對孔子刪詩說的解釋、淫詩說以及強調文王的德行與教化。另外,陽村在肯定朱熹觀點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新穎的見解,因此陽村對于朱熹,不是簡單地擁護或附和,而是在很多方面有新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詩淺見錄》只收錄了一小部分《詩經(jīng)》的詩歌并加以陽村自己的見解;在《周南》篇通論中明確提出從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三個層級對十一首詩歌進行理解,并闡明了各詩歌之間的遞進、因果關系;《風雅頌序說》中更是闡述了陽村的“正變論”與十三國國風編排次序的理解,而這些都體現(xiàn)出權近對《詩經(jīng)》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性的思考成果。在中韓兩國的學術研究領域,對陽村的研究主要局限在文學和史學、哲學等方面,而對他《詩淺見錄》的相關研究成果寥寥無幾。權近歷經(jīng)兩個朝代,侍奉了兩姓君主,經(jīng)歷了社會的改朝換代,自身也歷經(jīng)大起大落,加之自己在儒學方面的造詣,使得他的作品對相關內容剖析地更加深入、更加到位、更加現(xiàn)實。由于作者本人研究水平有限,參考借鑒的研究資料較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偏重對古文文獻的分析研究,難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關鍵詞】:陽村權近 詩淺見錄 朱熹 詩集傳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22
【目錄】:
- 中文摘要7-9
- 摘要9-12
- 第1章 緒論12-16
- 1.1 選題范圍及現(xiàn)實意義12-13
- 1.2 前期研究成果13-14
- 1.3 研究方法14-16
- 第2章 陽村生涯16-22
- 2.1 陽村生涯16-19
- 2.2 家學傳承19-22
- 第3章 《詩淺見錄》的著述始末22-28
- 3.1 《詩淺見錄》的儒學背景22-24
- 3.2 《詩淺見錄》的主要內容24-28
- 第4章 《詩淺見錄》對《詩集傳》的繼承與發(fā)展28-51
- 4.1 《詩淺見錄》對《詩集傳》的繼承28-36
- 4.1.1 孔子刪詩說28-31
- 4.1.2 王之德化論31-34
- 4.1.3 淫詩說34-36
- 4.2 《詩淺見錄》對《詩集傳》的發(fā)展36-51
- 4.2.1 《詩淺見錄》對《詩經(jīng)》詩歌的刪選37-41
- 4.2.2 《周南》篇通論41-44
- 4.2.3 《風雅頌序說》---正變論與十三國變風論44-51
- 第5章 結論51-55
- 參考文獻55-57
- 致謝57-58
- 附件5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巖;;論權近的尊周事大思想及其使行詩[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Isabelle Sancho;;權近(1352-1409)的人性與天命觀:理學在韓國發(fā)展的幾個特征[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3 朱重權;家鄉(xiāng)的世界也精彩[J];老區(qū)建設;1994年11期
4 李u&平;;論權近的性理學思想[J];韓國研究論叢;2009年01期
5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記者 聶立濤、劉向;我展團輸出版權近600項[N];人民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譚娜;權近《詩淺見錄》與朱熹《詩集傳》的影響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2 郭利利;洪武末年明與李氏朝鮮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321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3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