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漫畫出版行業(yè)合作前景淺析
本文選題:漫畫出版 + 中日 ; 參考:《中國出版》2012年16期
【摘要】:我國動漫產(chǎn)業(yè)近年來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成為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的重點項目。但是由于起步晚、發(fā)展水平低以及原創(chuàng)力的缺乏,使得發(fā)展遭遇瓶頸。隨著日本漫畫產(chǎn)業(yè)拓展海外市場的需求日益強烈,中日兩國漫畫出版行業(yè)的合作成為可能,合作前景值得期盼。
[Abstract]: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by the government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s a key project. However, due to late start,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originality, development encountered bottlenecks. With the growing demand of Japan's comic book industry to expand overseas market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the comics publishing industry is possible, and the prospect of cooperation is to be expected.
【作者單位】: 廣州天聞角川動漫有限公司;
【分類號】:G23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常慶;日本現(xiàn)代漫畫出版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2 陳俊;大眾文化視野下的日本漫畫[J];日本研究;2003年02期
3 孫樹林;日本漫畫文化淺論[J];日本學刊;1996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姚林青;[N];中國文化報;2007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守榮;;日本漫畫編輯出版機制解析[J];編輯之友;2006年05期
2 張守榮;;“編創(chuàng)一體化”編輯機制的優(yōu)劣分析[J];出版與印刷;2009年01期
3 劉兵;江洋;;從《風之谷》看宮崎駿作品中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4 徐海龍;張文樂;;從“編創(chuàng)一體化”到“工作室”——中日兩國現(xiàn)代漫畫創(chuàng)意和出版模式對比[J];出版廣角;2013年11期
5 羅津菁;;淺析日語文化對日本漫畫的重要性[J];才智;2014年11期
6 王素娟;;淺談日本動漫文化對我國動漫發(fā)展的啟示——從寫實的角度分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11期
7 張衛(wèi)娣;從漫畫語言看現(xiàn)代日語的變化[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8 潘郁紅;;漫畫日本——日本漫畫學的形成及現(xiàn)狀[J];開放時代;2009年12期
9 張守榮;;“編創(chuàng)一體化”編輯機制的優(yōu)劣分析[J];新聞界;2009年01期
10 時準;;現(xiàn)代中日水滸影像和游戲比較[J];美術文獻;201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軒;;中國現(xiàn)代漫畫出版的困境研究——從《北京卡通》談起[A];我所向往的編輯——第三屆“未來編輯杯”獲獎文集[C];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豪;狂歡理論與ACG亞文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朱清華;動畫:全球化語境下的視聽童話[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侯艷麗;青澀的多姿年華[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茜;中外動畫文化傳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5 吳睿;日本漫畫期刊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孫華;中日動漫迷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白志如;中國漫畫發(fā)展斷層現(xiàn)象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譚燕;動漫在電視廣告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9 葛欣;論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風格[D];河北大學;2007年
10 楊敏;美國動畫電影藝術風格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梁衛(wèi);;中日漫畫出版行業(yè)合作前景淺析[J];中國出版;2012年16期
,本文編號:19717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197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