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與灰太狼》對高校動畫專業(yè)課程改革的啟發(fā)
本文選題:動畫教學 + 課程設置 ; 參考:《大舞臺》2012年08期
【摘要】: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動畫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高校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動畫專業(yè)課程的設置和改革,明確動畫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緊密結(jié)合市場,強化實踐課程,讓學生能及時順應我國動漫市場發(fā)展要求,風靡一時的國產(chǎn)原創(chuàng)系列電視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成功,為我們提供了不少啟示。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constantly explore and study the establishment and reform of animation courses, clarify the training goals of animation professionals, closely combine the market, and strengthen practical courses. So that students can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tion market in China, the success of the domestic original TV animation series "Happy Sheep and Grey Wolf" provides us with a lot of inspiration.
【作者單位】: 渭南師范學院;
【基金】:渭南師范學院教改重點項目高校藝術教育在校園和諧文化建設中起到的作用JG201103
【分類號】:J95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中國動畫課題小組;;優(yōu)秀國產(chǎn)動畫對青少年的美學責任與文化傳播[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10期
2 劉紅健;原峰山;;引進動漫企業(yè)進行專業(yè)教學改革的設想[J];廣州航海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3 李南;;中國動畫之喜洋洋[J];藝術百家;2009年S2期
4 薄芙麗;景懷宇;劉瑋;;探索實踐教學新路 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關于中國動畫教育改革的設想[J];裝飾;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吳宜闐;;我國動漫教育研究現(xiàn)狀綜述[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李瑩;;淺析電視動畫片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方向——由《喜羊羊與灰太狼》帶來的啟示[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馬大勇;;數(shù)碼影像創(chuàng)作設計實踐課程模式構(gòu)建[J];美苑;2011年06期
4 段曉明;;《喜羊羊與灰太狼》對于高校動畫專業(yè)教學的啟發(fā)[J];價值工程;2011年36期
5 龔成清;;基于服務外包的高職動漫專業(yè)校企合作探索[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6 楊帆;楊哲;;動漫專業(yè)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探索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24期
7 賀寶勛;馬穎峰;;國內(nèi)教育動畫的現(xiàn)狀及反思[J];中國電化教育;2009年03期
8 吳振塵;;淺析武俠動畫片《虹貓藍兔火鳳凰》[J];新聞愛好者;2011年16期
9 毛蕾;;教育動畫在動畫產(chǎn)業(yè)中的價值及設計方法[J];藝海;2011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宋成;動畫電影審美趣味與審美體驗[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海波;論紅色文化傳播的價值和策略[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3 翟茜;中國動漫產(chǎn)業(yè)的傳播效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鄧佳;中國神話題材動畫片審美特征及對兒童美育價值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羅見;中國動漫產(chǎn)業(yè)狀況及后發(fā)型企業(yè)發(fā)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任頻捷;動畫片對中國兒童暴力性傾向的影響[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聶麗;趙江東;祝家貴;夏鷺平;;高等學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gòu)建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年04期
3 張皓;;淺析動漫角色造型特色——中外動漫造型比較[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9年03期
4 李三強;;中美動畫文化之差異[J];中外文化交流;2006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春宇;;高等職業(yè)教育影視專業(yè)的課程設置[J];四川文化產(chǎn)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陳志良;張獻奇;;探索高職影視表演專業(yè)的課程設置[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18期
3 徐賀;;兩岸影音動漫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比較分析——以臺灣建國科技大學與我校為例[J];福建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6期
4 徐大珂;;普通高校開設《影視鑒賞》課程的初探[J];電影文學;2011年04期
5 劉雅楠;;影視動畫專業(yè)課程教學中項目實訓教學法淺析[J];大眾文藝;2011年05期
6 王政;;高處不勝寒[J];中國京劇;1998年04期
7 陳睿;;“哈利·波特”魔法世界成功的奧秘——《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成功原因分析[J];電影文學;2008年09期
8 周杰;;淺析《功夫熊貓》的娛樂性表現(xiàn)[J];電影評介;2008年21期
9 應丹莉;;對中等職校四年制動畫專業(yè)課程設置的探究[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10 葉學泳;;中職動漫專業(yè)教學定位初探[J];中等職業(yè)教育(理論);200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瑜;;娛樂性重構(gòu):消費社會與電影文化——從張藝謀《千里走單騎》說起[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gòu)——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2 張振華;秦玉蘭;;電影美學:步入新世紀的困惑[A];全球化與中國影視的命運——首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1年
3 金冠軍;;關于影視專業(yè)建設的幾點思考[A];和而不同——全球化視野中的影視新格局——第三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4年
4 林瑞武;;福建戲劇的又一時代性嬗變[A];新時期戲劇創(chuàng)作研究文集[C];2009年
5 張煉紅;;“海派京劇”與近代中國城市文化娛樂空間的建構(gòu)[A];京劇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暨京劇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6 張萌;;外國留學生影視教學工作探討[A];北京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研究[C];2008年
7 張燕;;臺灣新新電影:在藝術與商業(yè)夾縫中艱難支撐起臺灣電影的一線天空[A];和而不同——全球化視野中的影視新格局——第三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劉強;;由二人轉(zhuǎn)的變形談民間文藝產(chǎn)業(yè)的與時俱進[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產(chǎn)業(yè)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周建萍;;后現(xiàn)代語境中的中國影像文化[A];馬列文論研究——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十九屆、二十屆、二十一屆、二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林一柳;;趙本山和小品豈能一言而廢[A];“首屆全國喜劇小品探索與爭鳴研討會”專輯[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軍;從《赤壁》看大片的現(xiàn)代性與娛樂性[N];中國電影報;2009年
2 李靜;戲劇小品的娛樂性[N];吉林日報;2001年
3 陳維仁;還戲曲以娛樂性[N];文藝報;2003年
4 李龍吟;三分天下的劇場格局[N];中國文化報;2008年
5 ;產(chǎn)業(yè)化下的電影:娛樂性爭寵文學性[N];社會科學報;2004年
6 本報記者 高志順;驚險性 創(chuàng)新性 觀賞性 娛樂性 多樣性[N];河北日報;2005年
7 本報實習生 楊海鵬;3·15打假版《瘋狂的賽車》網(wǎng)絡熱映[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如今;“德中同行”電影周:塑造全新的德國印象[N];中國電影報;2008年
9 范建會 電影《天倫》、《戎冠秀》的導演;鐵肩擔道義 妙筆寫文章[N];中國電影報;2009年
10 熊濤;天津衛(wèi)視全面改版[N];中華新聞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朱琳;昆曲與近世江南社會生活[D];蘇州大學;2006年
2 石秋仙;論中國早期電影與文學的互動關系[D];山東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晶晶;我國綜合性大學辦好戲劇影視表演專業(yè)之思考[D];上海戲劇學院;2008年
2 龐瑾;高職院校動畫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分析與對策[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3 于璽;數(shù)字動畫在手機媒體上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4 趙國婷;民間皮影藝術公共性特征的研究[D];天津美術學院;2008年
5 石琳;紀錄片市場營銷為王[D];復旦大學;2008年
6 黃茜;從娛樂性到嚴肅性的轉(zhuǎn)變[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娜;新時期上影廠上海題材電影文化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8 周曉鳴;電影藝術的審美特征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壯;新時期以來電影理論中的娛樂觀念[D];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1997年
10 孫宜山;新時期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創(chuàng)作與受眾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8528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185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