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術評價的異化——期刊評價
本文關鍵詞:大學學術評價的異化——期刊評價
【摘要】:學術評價是對學術價值的判斷與評定,是對學者學術成果的水平和貢獻的反映。然而當下的學術評價正在走向重數(shù)輕質的誤區(qū)并逐步異化為期刊評價,這種以期刊數(shù)量或等級為標準的評價方式因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行政力量的干涉而頑強存在著,造成了假期刊的滋生、巨額版面費的產(chǎn)生、學術泡沫等一些學術腐敗行為的出現(xiàn),這嚴重污染了我國的學術環(huán)境,對此應當樹立理性的學術評價理念來優(yōu)化我國的大學學術評價機制。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關鍵詞】: 學術評價 期刊評價 異化
【分類號】:G644
【正文快照】: 科學管理時代下量化標準的提出為學術評價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思路,但近幾年,人們對量化標準的極致推崇使得學術評價逐步異化為對期刊的評價,且越演越烈造成了學術生態(tài)的惡化。倡導學術評價的理性回歸,優(yōu)化當前學術評價機制成為我們目前迫切需要完成的一個現(xiàn)實任務。一相關概念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涂皓;;突出學術評價的本質要求[J];教育;2013年17期
2 周進,姚啟和;規(guī)范學術評價標準,保持理科良性發(fā)展[J];科技導報;2001年04期
3 蘇寶利,呂貴;高校教師學術評價制度:問題與對策[J];江蘇高教;2003年06期
4 張保生;;學術評價的性質和作用[J];學術研究;2006年02期
5 楊冠英;;高校學術評價中的過度量化現(xiàn)象及其有效控制[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6 徐穎;;高校建立學術評價體系的思考[J];沈陽干部學刊;2006年02期
7 張懷英;;高校學術評價的功利化現(xiàn)狀及其根源[J];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05期
8 李沖;;當前高校教師學術評價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6年11期
9 詹春燕;;從學術涵義的發(fā)展談我國高校學術評價體系的構建[J];江蘇高教;2007年03期
10 姜爾林;;學術評價應有利于創(chuàng)新[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庾光蓉 徐燕剛 四川師范大學科研處;高校學術評價制度有待改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葉繼元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建立“六位一體”的學術評價體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調查人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陳洪捷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沈文欽;學術評價:超越量化模式[N];光明日報;2012年
4 劉堯 浙江師范大學教育評論研究所;堅定創(chuàng)新 突破學術評價改革困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5 郭立場;“山寨教材”折射學術評價之弊[N];中國教育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謝穎;科學、公正、行之有效[N];人民政協(xié)報;2013年
7 湖南大學教授 文雙春;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師[N];中國教育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朱振國;現(xiàn)行學術評價體制亟待改革[N];光明日報;2010年
9 蘇州大學教授 羅時進;“真正的學術如何得到辯護”[N];社會科學報;2012年
10 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孫亮;我看“學術代表作”評價制度[N];北京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斯雄;民國大學學術評價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鄭龍;我國高校學術評價行政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2 張維娜;論大學學術評價制度的創(chuàng)新[D];蘇州大學;2007年
3 劉逸君;高校學術評價制度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左媛媛;我國大學學術評價制度的流弊與改良[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797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ykc/97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