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在線學術平臺——“中國高校系列專業(yè)期刊”之未來構想
本文關鍵詞: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在線學術平臺——“中國高校系列專業(yè)期刊”之未來構想,,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學術期刊的本質是一種學術交流平臺,但并非其唯一形態(tài)。學術期刊從誕生至今只有350年的歷史,而學術交流平臺則由來已久,其形態(tài)隨著傳播媒介技術的發(fā)展而演變。在印刷媒介時代,學術期刊是學術交流平臺的典型形態(tài);而在互聯(lián)網時代,在線學術平臺將會取而代之。作為學術交流平臺的守護者,學術編輯的核心價值在于構建和維護學術交流平臺。學術編輯并非某一媒介技術的附庸,也不必與特定媒介形態(tài)共存亡。借助在線學術平臺促進學術交流,更好地為學者服務,才是新時代學術編輯使命所系。在線學術平臺將深刻影響知識生產機制,平臺如何構建,事關學術編輯的命運和學術事業(yè)的前景。部分高校學術期刊自發(fā)創(chuàng)辦的"中國高校系列專業(yè)期刊",盡管尚未完全跳出期刊思維的窠臼,但已具在線學術平臺的雛形,在媒介技術和環(huán)境加速演變的今天,應更加緊密合作,以學者實際需求為出發(fā)點,盡快重新設計搭建充分尊重用戶體驗的新型在線學術平臺。
【作者單位】: 澳門理工學院學報編輯部;
【關鍵詞】: 在線學術平臺 學術期刊 學術編輯 數字化 中國高校系列專業(yè)期刊
【分類號】:G237.5
【正文快照】: 學術期刊的本質與學術編輯的使命中國現代學術于中西交匯碰撞中興起,包括大學學報在內的學術期刊,在百年學術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肚迦A學報》1915年創(chuàng)刊,距今已整整一個世紀。其創(chuàng)刊詞中寫道:“學報者,交換知識之淵藪也!1“淵藪”一詞,本義是魚和獸類聚集的水潭和濕地,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周志懿;;李東東:深化報刊體制改革 全面啟動退出機制[J];傳媒;2010年04期
2 ;小引[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15年00期
3 仲偉民;朱劍;;中國高校學報傳統(tǒng)析論——兼論高校學報體制改革的目標與路徑[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大良;顏帥;張凌之;;編輯部體制改革的政策辨析[J];編輯學報;2012年06期
2 王芙蓉;路新國;;張揚期刊特色 強化經營理念——《揚州大學烹飪學報》應對改革的思考[J];編輯學報;2012年06期
3 張楠;;新聞出版業(yè)退出機制與行業(yè)協(xié)會的作用[J];出版科學;2013年02期
4 羅新星;;學術期刊與數據庫捆綁式合作:我國學術期刊多元化發(fā)展的方向之一[J];編輯學報;2013年04期
5 蘇靜艷;;出版體制改革中高校學報發(fā)展的現實思考[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6 劉力;;挑戰(zhàn)與因應:文化改革視閾下的高校學報[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7 孫艷;;報刊體制改革視角下高校學報發(fā)展路徑探析[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8 趙大良;孫巖;張叢;;亮點與困惑——對《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見》的解讀[J];編輯學報;2015年02期
9 付國樂;黃睿;;加快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之路——我國出版業(yè)轉型與升級[J];出版科學;2015年03期
10 王學青;;論高校學報信息傳播的互動性特征[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昕;;學術期刊應重視制定長期規(guī)劃[A];科學評價促發(fā)展 品質服務謀共贏——第九屆(2011)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堯水根;;論我國學術期刊的主要問題及管理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A];第十二屆2014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娟;民國學術傳播中的《燕京學報》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遠;杜文濤;;《清華學報》的創(chuàng)刊及其歷史意義[J];編輯學報;2006年02期
2 袁貴仁;新世紀新階段高校社科學報的形勢和任務[J];長沙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3 程演生;;v|刊奮[J];安徽大學月刊;1933年01期
4 姚申;高校社會科學學報的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4期
5 孫義清;中國大學學報百年發(fā)展回顧[J];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6 王睿;宇文高峰;姚樹峰;姚遠;;中國近現代科技期刊起源與發(fā)展的特點[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6期
7 周光召;歷史與定位形勢與機遇[J];中國科學院院刊;1996年04期
8 郭沫若;;發(fā)刊詞[J];科學通報;1950年01期
9 朱劍;;高校學報的專業(yè)化轉型與集約化、數字化發(fā)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設為中心[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10 尹玉吉;;論中國大學學報現狀與改革切入點[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韌;;“螞蟻碰觸角”的學術平臺——我國科學雜志缺少的一種風范[J];出版廣角;2005年03期
2 李亞青;;高校學報數字化學術平臺建構的網絡環(huán)境分析[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3 ;搭建走向成功的學術平臺——新年寄語[J];理論觀察;2013年01期
4 孫俊青;;高校學報數字化學術平臺建設評析[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5 ;本期寄語[J];古代文明;2010年04期
6 劉志遠;;主編寄語[J];中國會計評論;2012年02期
7 吳家華;《學術界》應該成為理論創(chuàng)新的平臺[J];學術界;2002年05期
8 趙連穩(wěn);張陽;;高校學報數字化學術平臺的功能及前瞻[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9 ;讀者來信[J];建筑創(chuàng)作;2004年07期
10 韋國友;;論高校學報服務于教學科研的策略[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江琪琪;李力;游蘇寧;;醫(yī)學信息化學術平臺交流的典范——BMJ網站[A];信息時代的學術交流——中國科協(xié)第四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江琪琪;李力;游蘇寧;;醫(yī)學信息化學術平臺交流的典范——BMJ網站[A];編輯學報(2009年增刊)[C];2009年
3 ;前言[A];當代海南論壇’2011秋季峰會——文化體制改革與海南文化發(fā)展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武漢大學副校長 謝紅星;充分發(fā)揮學術平臺的理論輻射作用[N];光明日報;2010年
2 中國科協(xié);高端學術平臺上的“科技對話”[N];光明日報;2013年
3 蘇州大學管理學院 尤小立;公開化:建構學術平臺的第一步[N];社會科學報;2004年
4 記者 蔣國華;打造學術平臺建立智庫系統(tǒng)[N];黑龍江日報;2009年
5 岳麓書院院長 岳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主任 朱漢民;岳麓書院要成為公共學術平臺[N];光明日報;2013年
6 仲南;打造學術平臺 構筑學術高地[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本文關鍵詞: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在線學術平臺——“中國高校系列專業(yè)期刊”之未來構想,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52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ykc/375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