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語料庫的漢英學術期刊論文結論部分元話語應用對比分析
本文關鍵詞:基于語料庫的漢英學術期刊論文結論部分元話語應用對比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代表性學術論文結論為語料,探究了學術論文結論中元話語標記的主要類型及使用規(guī)律;谡Z體分析理論,把學術論文的結論語劃分為八個語步。在元話語理論框架的基礎上,對結論中每一語步的元話語標記進行標注。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分析元話語標記分布規(guī)律和功能。主要從中、英文化語境和學科文化特點分析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 得出的結論:1)兩個學科的論文結論中都包含八個語步,語步的順序一致。研究介紹(第一語步)和背景知識(第二語步)的語步結構相近。結果陳述(第三語步)和解釋研究結果(第四語步)在兩個學科論文結論中都有循環(huán)的語步結構。2)社會科學論文結論中的語步結構主要為第三語步和第四語步的結合,而自然科學論文結論語步結構則多采取第三語步和第七或第八語步的結合。中文自然科學論文結論中的循環(huán)語步和述及前人研究的語步(第五語步)較少。社會科學的第四語步(結果解釋)多于自然科學。自然科學中的第八語步(建議提示)所占比重較大。3)英文的論文結論的應用了更多的研究結果解釋語步(第四語步)和前景應用語步(第七語步)。 學術論文結論中,中文的元話語使用頻率小于英文,分別為1.7%和3.4%。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元話語使用比率相近,分別為2.32%和2.56%。中文結論中元話語標記在第三語步和第七語步分布較多。元話語的類型主要是人際互動類元話語中的過渡標記和框架標記。英文結論中元話語標記最多的語步是第三語步和第四語步,為態(tài)度標記和模糊限制語,屬于文本交互類型。英文結論中,八個語步中元話語標記分布廣泛,人際互動類元話語和文本交互類元話語的配合出現(xiàn)。 中、英文化差異和學科領域文化差異均對元話語的應用有影響。筆者希望本文的研究結果對寫作教學和二語習得提供有價值的理論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元話語 漢 英文學術論文 結論 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
【學位授予單位】:燕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08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Contents8-10
- Abbreviations10-11
- List of Tables11-12
- List of Figures12-13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3-23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3-15
- 1.2 Theoretical Foundation15-20
- 1.2.1 Metadiscourse theory15-18
- 1.2.2 The theory of genre and move-structure18-20
-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20-21
- 1.4 The Overview of the Present Study21-23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23-33
- 2.1 The Researches about metadiscourse23-29
- 2.2 The studies related to move structure in genre analysis29-30
- 2.3 Summary30-33
- Chapter 3 Methodology33-49
- 3.1 Research methods33
- 3.2 Data collection33-35
- 3.3 Data processing35-49
- 3.3.1 Move partition35-41
- 3.3.2 Metadiscourse tagging41-49
- Chapter 4 Findings and Discussions49-71
- 4.1 Research Results49-60
- 4.1.1 Move Structur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rticle conclusions49-52
- 4.1.2 Metadiscoursal Markers in the Conclusions of Chines and English RA52-58
- 4.1.3 Remarks on the findings58-60
- 4.2 Discussions60-69
- 4.2.1 Metadiscourse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corpus61-66
- 4.2.2 The reasons for mov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corpus66-69
- 4.3 The combination of metadiscourse and move-structure69-71
- Chapter 5 Conclusions71-76
- 5.1 Findings71-73
- 5.2 Implications73-75
- 5.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75-76
- References76-82
- Appendix82-92
- Acknowledgements92-93
- 作者簡介9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赳赳;;關于元話語的范圍和分類[J];當代語言學;2006年04期
2 葉超;蔡運龍;;地理學方法論演變與價值判斷[J];地理研究;2010年05期
3 劉云剛;許學強;;實用主義VS科學主義: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研究取向[J];地理研究;2010年11期
4 李宇彤;蔣長勝;;東北第五活躍期中強震前的矩釋放空間掃描特征研究[J];地震學報;2010年06期
5 王霞;;元話語與話語人際關系的建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6 陳興;;“虛擬真實”原則指導下的旅游體驗塑造研究——基于人類學視角[J];旅游學刊;2010年11期
7 李佐文;元話語:元認知的言語體現(xiàn)[J];外語研究;2003年01期
8 曹鳳龍;王曉紅;;中美大學生英語議論文中的元話語比較研究[J];外語學刊;2009年05期
9 梅楠;楊鵬鵬;;旅游目的地聯(lián)合營銷網絡的構建[J];人文地理;2010年04期
10 唐建萍;;元話語研究述評[J];山東外語教學;2010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劉雪梅;英語學術論文語篇中的元話語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 楊明遠;中外學術論文元話語應用對比研究[D];燕山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語料庫的漢英學術期刊論文結論部分元話語應用對比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30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ykc/36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