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術期刊同行評審現(xiàn)狀分析
[Abstract]:......
【作者單位】:
【分類號】:G23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曉鸝,鄭志軍,劉瑞興;科技期刊審稿人的由來和發(fā)展[J];編輯學報;1997年02期
2 賀自愛,賀國慶;科技期刊編者的主體功能[J];編輯學報;2000年01期
3 許文深,姚遠;科技期刊審稿的發(fā)展[J];編輯學報;2001年02期
4 周長清;學術期刊要重視外審隊伍建設[J];編輯學報;2002年02期
5 許文深,陳俊;論科技期刊責任編輯與同行專家審稿[J];編輯學報;2002年02期
6 孫二虎,何洪英,劉東渝,舒服,葛亮;決審:決定科技期刊學術水平的主要環(huán)節(jié)[J];編輯學報;2003年06期
7 黃勁松,楊兵;單盲法審稿的缺失與優(yōu)化[J];編輯學報;2004年03期
8 閻西林;論“外審”的角色定位[J];編輯學報;2004年05期
9 陳移峰;試論科技期刊審稿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10 Henry RoedigerⅢ,姚遠 ,陸祖本 ,王和平 ,趙萬里 ,呂時君;科技進步中的期刊編輯角色[J];菏澤師專學報;199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夜明;;淺析如何提高高校學報的審稿效率[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2 張惠民;高校科技期刊審稿方式的優(yōu)化選擇[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3 許文深,姚遠;科技期刊審稿的發(fā)展[J];編輯學報;2001年02期
4 宮福滿,謝定均,李文清,楊玉東;基于編輯角度的科技論文創(chuàng)新性評價方法[J];編輯學報;2001年04期
5 歐陽曉黎,趙蔚婷,牛燕平,趙存如;專家審稿實名制與匿名制之對比分析[J];編輯學報;2001年S1期
6 曹作華;專家審稿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編輯學報;2002年03期
7 黃勁松,彭超群,楊兵;審稿專家的選擇與管理[J];編輯學報;2003年01期
8 王紅,冷懷明,張大春,汪勤儉;科技期刊稿件退修中編輯的工作與責任[J];編輯學報;2003年04期
9 王玨;科普期刊也應重視外審工作[J];編輯學報;2003年04期
10 張潔,王倩,董應才,吳曉利;學術期刊行業(yè)審稿體系探討[J];編輯學報;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余錦榮;;論學術期刊的幾種審稿方式[A];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胡春華;汪茜;;影響科技期刊質量的兩種因素[A];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姚憶江;;刊網互動:科技期刊互聯(lián)網生存的方向[A];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姚巍;朱金才;;關于審稿質量和最小發(fā)表周期的關系[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三集)[C];2005年
5 劉紅利;;淺議編輯部退稿的方法和技巧[A];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學會成立20周年慶典大會論文集[C];2004年
6 孫立華;趙艷靜;趙陽;;充分發(fā)揮高校學報編輯的“橋梁”作用[A];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冷懷明;;科技期刊同行審稿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A];第4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馬云會;王雅西;劉蘇君;;護理學術期刊中開辦“人文織錦”欄目的積極意義[A];第6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實踐經驗與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文集[C];2006年
9 杜秀杰;管詠梅;;高校學報網絡審稿資源共享的探索[A];第6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實踐經驗與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文集[C];2006年
10 韓蕾;;青年編輯應加強利用因特網的業(yè)務實踐[A];第6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實踐經驗與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睿;美國《物理評論》的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D];西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晏綱;論觀察錯誤[D];中南大學;2003年
2 王傳清;中國圖書館學情報學期刊發(fā)展及其編輯出版探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5年
3 曾祥秀;我國農業(yè)技術類期刊的發(fā)展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4 賈向春;中國生物醫(yī)學期刊進入MEDLINE的對策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5 閆斐;編輯傳播視角之守門理論與科技期刊審稿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6 龐博;基于SCP理論模型的陜西農業(yè)科技期刊核心競爭力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福軍;影響科技期刊審稿人審稿質量因素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永巖;試論科技期刊的欄目設置[J];編輯學報;1989年04期
2 劉瑞興;科技期刊論文作者修改稿主要特性參數(shù)的統(tǒng)計分析[J];編輯學報;1991年01期
3 陳有武;高?萍紝W術期刊欄目設置研究[J];編輯學報;1995年02期
4 游蘇寧;吸收優(yōu)秀中青年科學家參加期刊編審隊伍[J];編輯學報;1995年04期
5 彭潔;談優(yōu)化專家審稿隊伍[J];編輯學報;1997年01期
6 黃曉鸝,鄭志軍,劉瑞興;科技期刊審稿人的由來和發(fā)展[J];編輯學報;1997年02期
7 王蓉嶸;科技期刊系統(tǒng)的耗散結構性分析[J];編輯學報;1997年04期
8 賀自愛,賀國慶;科技期刊編者的主體功能[J];編輯學報;2000年01期
9 劉健;編輯主體意識的特征與形成[J];編輯學報;2000年02期
10 李文慧,錢壽初;醫(yī)學論文發(fā)表過程中的權力和責任[J];編輯學報;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志坤,秦良才;科技學術期刊的定位及創(chuàng)新詮釋[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中國科協(xié)學術期刊質量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J];出版廣角;2008年05期
3 ;《化工學報》入選2008年度“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和“中國精品科技期刊”[J];化工學報;2009年01期
4 ;《化工學報》入選2008年度“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和“中國精品科技期刊”[J];化工學報;2009年02期
5 本刊編輯部;;收取發(fā)表費是學術期刊有效的改革措施[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1994年04期
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喜獲2009年度“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和“陜西省精品科技期刊”[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7 郭濱;面對21世紀的學術期刊編輯[J];煤炭技術;2000年05期
8 陳佳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全力推進我國科技期刊走向世界[J];中國科學基金;2008年06期
9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喜獲2009年度“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和“陜西省精品科技期刊”[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8期
10 楊淑珍;徐狀;;高?萍计诳芾眢w制改革的對策[J];科技與管理;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銀如;薛玉萍;徐虹;;科技期刊立足國內 走向世界的探討[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2 趙日瓏;;科技期刊創(chuàng)品牌的思考[A];福建省科協(xié)第五屆學術年會“科技期刊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5年
3 邊全樂;胡映霞;;學術期刊經營策略芻議[A];第6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實踐經驗與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文集[C];2006年
4 邊全樂;胡映霞;;學術期刊經營策略芻議[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俞志華;;以《科技通報》近10年載文為例,論市場經濟體制下綜合性學術期刊辦刊模式的變革[A];首屆長三角科技論壇——科技期刊發(fā)展論文集[C];2004年
6 陸炳新;蔣永華;;論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現(xiàn)象[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四集)[C];2006年
7 張瓊;王芳;郭文超;謝國政;姚艷玲;楊翠萍;;新疆學術期刊辦刊模式與運行機制的創(chuàng)新思路與實踐[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莊葵;關偉;;論學術期刊的編輯原則[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六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9 陳文龍;;市場經濟下學術期刊的責任編輯[A];高校編輯出版文集[C];1995年
10 姜聯(lián)合;;學術期刊可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因素分析及相應措施探討[A];超越平凡——2004'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文萃[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雪昆;學術期刊如何發(fā)展壯大走出國門[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2 吳巧紅 北京聯(lián)合大學旅游學院旅游學刊編輯部;多方共贏:學術期刊的市場化出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李偉;怎樣看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收費[N];科技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施芳 盧新寧;誰解學術期刊之憂[N];人民日報;2001年
5 劉建明;特色:學術期刊的永恒主題[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6 鄭巧;學者建議 設立“中國研究與學術期刊全球論壇”[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記者 韓曉玲 實習生 鄭青 通訊員 王懷民;首次評價我國6170種學術期刊[N];湖北日報;2009年
8 李太淼 中州學刊雜志社社長、副主編;繁榮學術期刊要倡導科學精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9 李亦婷《社會科學》編輯部;學術期刊應關注現(xiàn)實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10 張耀銘;學術期刊的使命與魅力[N];文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志軍;面向數(shù)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業(yè)務流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郭曉勇;我國體育報刊經營策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3 李群;不確定性數(shù)學方法研究及其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4 陳立新;力學期刊群的內外關系與學科結構[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5 張漪;隨機決策中個體的信念調整模型與檢驗[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6 張曼;英語學術論文摘要中的情態(tài)配置[D];廈門大學;2009年
7 張振亭;中國新時期新聞傳播學術發(fā)展史[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胡德華;生物醫(yī)學類開放存取期刊學術質量評價及其評價體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9 楊睿;美國《物理評論》的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D];西北大學;2011年
10 林堅;論科技傳播中的信息選擇[D];中國人民大學;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麗萍;中國大陸學術期刊“麥當勞化”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莎;藝術設計類學術期刊的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3 劉艷;網絡環(huán)境中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2年
4 李應萍;學術期刊的綜合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呂靜;學術期刊著作權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6 閆斐;編輯傳播視角之守門理論與科技期刊審稿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7 趙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1994-2005年發(fā)表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論文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劉洋;學術期刊著作權合同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9 朱夢莉;轉企改制背景下我國科技期刊的政策法規(guī)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10 許開民;河南省科技期刊發(fā)展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1865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ykc/218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