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學術期刊認定及清理”舉措的進言
本文選題:學術期刊 + 認定與清理 ; 參考:《編輯學報》2015年03期
【摘要】: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fā)《關于規(guī)范學術期刊出版秩序促進學術期刊健康發(fā)展的通知》,將對學術期刊進行認定與清理,此舉將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有利于學術期刊的健康發(fā)展。同時也可能出現(xiàn)大量論文無法發(fā)表,部分期刊權力尋租現(xiàn)象加劇,憂患意識淡薄、不思進取等問題。為此,文章提出了統(tǒng)籌兼顧,考慮全國學術期刊刊號總量問題,打造學術期刊管理長效機制,管刊與管人相結合的意見和建議。
[Abstract]:A few days ago,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publication,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issued a Circular on standardizing the order of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 which will identify and clean up academic journals, which will create a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number of papers may not be published, some periodical power rent-seeking phenomenon intensifies, the consciousness of suffering is weak, and so on.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total number of academic journals, how to create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 and how to combine the management of journals with the management of people.
【作者單位】: 江西理工大學期刊社;
【分類號】:G23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吳燕;;聚焦轉(zhuǎn)企改制 謀求全面發(fā)展——第四屆中國期刊創(chuàng)新年會綜述[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0年02期
2 曾偉明;辛均志;;學術期刊應在弘揚科學道德中發(fā)揮更大作用[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武超群;張向麗;;期刊品牌營銷新視野——“三次售賣”理論的啟示與實踐[J];現(xiàn)代出版;2011年01期
2 馬云會;劉蘇君;王雅西;王紅麗;謝貞;;抵制學術不端行為是學術期刊編輯的責任[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4期
3 邱婭男;;試論科技期刊在學術道德建設中的作用[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3年23期
4 楊燦;;守望學術良知,愛護學術生態(tài)——論學術失范語境下高校社科學報的自律與發(fā)展[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譚艷華;高校學生學術道德失范問題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黃松;;論學術期刊自律與防止學術腐敗[J];編輯學報;2007年03期
2 柯楊;;學術腐敗之我見[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4期
3 陳穎;;論學術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與學術期刊的責任[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曾偉明;辛均志;;規(guī)范編輯行為 扼制學術腐敗[J];南昌高專學報;2006年03期
5 曾偉明;何小陸;;新型工業(yè)化背景下高校課程體系改革探討[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6 金鐵成;;學術期刊的一稿多投現(xiàn)象研究述評[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繼元;學術期刊與學術規(guī)范[J];學術界;2005年04期
2 任永玲,張保國;學術期刊如何走出困境[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05年03期
3 計亞男;學術期刊與學者的良性互動[J];云夢學刊;2005年04期
4 本刊編輯部;學術期刊的級別如何確定(一)[J];淮海醫(yī)藥;2005年04期
5 ;關于學術期刊有關問題的答復(一)[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5年07期
6 李東輝;學術期刊重在取精存真[J];科技與出版;2005年05期
7 丁立群;學術期刊的主體意識與特色[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4期
8 ;學術期刊的級別如何確定(一)——關于學術期刊有關問題的答復[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9 ;學術期刊的級別如何確定(二)——關于學術期刊有關問題的答復[J];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10 ;有關學術期刊的問答[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增義;;對我國學術期刊交流及運作方式的探討[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放;;學術期刊選題策劃的理論構建[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曾凡盛;;學術期刊擴版現(xiàn)象之冷思考[A];中國編輯研究(2009)[C];2010年
4 肖堅;;我國學術期刊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對策的思考[A];第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呂靖;秦昕;佟笑;劉仁涌;;學術期刊數(shù)字出版高等學校應有所作為[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郭超偉;張萌;韓培;;網(wǎng)絡時代我國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策略[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肖堅;;我國學術期刊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對策的思考[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杜寧;王曄;李蘭欣;;學術期刊防范和處理“一稿多投”的方法[A];第十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新世紀初十年科技期刊發(fā)展回顧與未來展望論壇文集[C];2010年
9 李明;趙志;;學術期刊公信力與編輯的神圣職責[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4次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肖堅;;學術良知與誠信守望——論我國學術期刊的誠信建設[A];第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秦毅;學術期刊的經(jīng)濟學解讀[N];光明日報;2004年
2 胡政平;學術期刊應有更高遠的追求[N];光明日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施芳 盧新寧;誰解學術期刊之憂[N];人民日報;2001年
4 胡政平;論學術期刊的創(chuàng)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5 采訪人 譚海燕 本報記者;學術期刊“走出去”呼喚領軍者[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6 ;學術期刊究竟怎么了[N];文匯報;2004年
7 劉范弟;學術期刊的“網(wǎng)絡東風”[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8 楊云山;學術期刊:如何乘勢而起[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9 咸增強;進言學術期刊[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10 朱向東 劉書生;學術期刊商品化之憂[N];光明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棟梁;我國學術期刊創(chuàng)國際學術名刊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寧;當前我國學術期刊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劉艷;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2年
4 林麗萍;中國大陸學術期刊“麥當勞化”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孫宇;西方發(fā)達國家學術期刊運營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9年
6 郭丹;基于內(nèi)容管理的學術期刊數(shù)字出版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9年
7 劉莎;藝術設計類學術期刊的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8 鄢睿;網(wǎng)絡學術期刊傳播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9 王曉陽;我國醫(yī)學學術期刊的媒介傳播生態(tài)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10 丁世婷;基于客戶知識管理的學術期刊信息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266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ykc/192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