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藥小分子化合物檢測新方法被國際著名學術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全文錄用
本文選題:SELEX + 拼接技術。 參考:《農(nóng)藥市場信息》2014年26期
【摘要】:正近日,江蘇省農(nóng)科院食品質(zhì)量安全與檢測研究所劉賢金研究團隊與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利用SELEX技術建立了農(nóng)藥小分子化合物檢測新方法。該研究工作利用SELEX技術獲得對多個家族類農(nóng)藥小分子具有廣譜識別作用的核酸適配體,利用DNA剪切與拼接技術改造獲得了廣譜性與特異性均提高的重組
[Abstract]:Recently, Liu Xianjin, Institute of Food quality, Safety and Detection,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Nanchang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pesticide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s by using SELEX technology. In this work, nucleic acid aptamers with broad-spectrum recognition to many small family pesticide molecules were obtained by SELEX technique, and DNA splicing and splic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improve the broad-spectrum and specificity recombination.
【分類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廣;;定制化的專業(yè)通信將加速發(fā)展——訪SELEX公司亞太區(qū)經(jīng)理Attilio BASILE[J];中國無線電;2007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姚朗;候祺;鄧一夫;;SELEX技術在毒理學研究中的應用[A];中國毒理學會生化與分子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學術會議、中國毒理學會遺傳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全國學術會議、廣東省預防醫(yī)學會衛(wèi)生毒理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廣東省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2 Shaohua Li;Hui Li;Hongmei Ding;Fang Wang;Ningsheng Shao;;Selection of aptamers to a non-purified target of native conformation by liquid-SELEX[A];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0年
3 潘勤;章曉聯(lián);;運用SELEX技術篩選特異性高親合力PilS蛋白的配體(Aptamer)[A];中國蛋白質(zhì)組學首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4 ;EMULSION PCR:A NEW SELECTION STRATEGY IN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5 Zhi Zhu;Yanling Song;Cong Li;Weiting Zhang;Chaoyong James Yang;;A Surface Displaying Technology for Efficient Aptamer Selection[A];第八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3年
6 邵寧生;;Aptamers的研究與應用[A];第四屆全國RNA進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張q和;鄔芳玉;張貝;祝金泉;陳江;呂農(nóng)華;王崇文;;SELEX篩選AFP-L3核酸適配子方法的建立[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成龍;消減SELEX技術的建立[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衛(wèi)濱;篩選環(huán)孢霉素A適體的Bio Mag-SELEX方法的建立[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周靜;SELEX法篩選果蠅神經(jīng)特異性拼接因子Dxl6的配體[D];東南大學;2006年
3 楊小嬌;體外SELEX技術篩選沙門氏菌O8適體的方法學研究及初步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4 許少涵;體外SELEX法篩選淋病奈瑟菌適體方法的建立[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馬文靜;適體篩選方法及分離方法的探討[D];西南大學;2010年
6 李慧;液相-SELEX方法的建立及變形鏈球菌葡糖基轉(zhuǎn)移酶催化區(qū)特異適配體的篩選[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7 陳敏;單核增生李斯特氏菌適體的篩選、結構分析與特異性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江銳;微流控芯片用于C反應蛋白核酸適體的篩選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9 郎春燕;CP4-EPSPS轉(zhuǎn)基因蛋白的適體篩選與親和性分析[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344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ykc/183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