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學東漸的新學術平臺——以民國史學期刊為例
本文關鍵詞:西方史學東漸的新學術平臺——以民國史學期刊為例
【摘要】:五四以后,隨著國內外局勢的變化,國人對世界的了解和認知逐步加深,學術的整體大環(huán)境逐步由國內走向國際,中國學人更多地希望參與到世界學術發(fā)展的潮流上來,中外史學的融匯由此日益加深。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隨著20世紀二三十年代作為一種新的學術建制的史學期刊之大量創(chuàng)辦,民國學者在創(chuàng)辦史學期刊的過程中,對西方史家的中國史研究、西方史學發(fā)展的歷程及其現狀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關注。同時,史學期刊的興起與發(fā)展使得中外史學的融匯有了一個固定的平臺,通過史學期刊,西方史學得以大量地傳播開來。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鍵詞】: 史學期刊 西方史學 傳播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民國時期史學期刊的發(fā)展與新史學演進研究”(項目編號:13CZS001)
【分類號】:K091
【正文快照】: 近代中國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外文化不斷交融的歷史,西學東漸是歷史發(fā)展主流。在這一過程中,史學以其固有的文化傳載特質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從早期通過譯報、譯著介紹西方國家歷史地理風俗,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對西方史學及其史學理論大量引入,中國史學也隨之從傳統(tǒng)向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邵勵;;20世紀西方史學中兩次性質不同的變革[J];史學理論研究;2006年03期
2 ;《西方史學的理論和流派》出版[J];史學理論研究;2008年03期
3 蔣福軍;;西方史學“文史結合”之傳統(tǒng)[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0年06期
4 張作成;;評《20世紀的西方史學》[J];世界歷史;2012年02期
5 張廣智;;再出發(fā):中國西方史學史學科的傳承與展望[J];史學月刊;2012年10期
6 張廣智;新的資料 新的窗戶——《現代西方史學流派文選》簡評[J];史學史研究;1983年04期
7 李雅書;從當代西方史學的變化看史學史的研究[J];史學史研究;1985年02期
8 張廣智;處于變革中的當代西方史學[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6期
9 章余之;評《史學,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史學》[J];史林;1991年03期
10 張廣智;“眼在遠處,手在近處”——關于西方史學史教學的幾個問題[J];史學理論研究;199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丁亞雷;;影視史學:藝術史的另一種視角[A];“特殊與一般——美術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史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葛志毅;;序:歷史真諦在其人文內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學[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全國首屆東周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海云;西方史學的歷史反思[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2 北京師大歷史學院教授 張宏毅;謹慎鑒別當代西方史學成果[N];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程潔;六卷宏文泣長虹,西方史學縱橫通[N];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徐善偉(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看西方史學不斷嬗變[N];中國圖書商報;2012年
5 記者 陳香;50年完成6卷本《西方史學通史》[N];中華讀書報;2012年
6 于沛;西方史學:新特點、新潮流和新趨勢[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7 陳啟能;對當前西方史學發(fā)展的兩點看法[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8 陳啟能;戰(zhàn)后西方史學發(fā)展的特點和趨勢[N];光明日報;2000年
9 于沛;二十世紀西方史學及史學名著[N];光明日報;2000年
10 張廣智;真正的西方史學通史該如何書寫?[N];中華讀書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井梅;嬗變與轉型:文藝復興后期法國史學析論[D];復旦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孫義飛;“17世紀普遍危機”與西方社會轉型[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周文清;人類學與當代西方史學研究淺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鄧歡;中心的消解與邊緣的復歸[D];山東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008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ykc/110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