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觀后感作文2篇
本文關鍵詞:閱兵觀后感作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短短的一天一晃而過,但這一天卻讓我收獲了許多,思索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蛟S平日的我們并不會將那段難忘的歷史特意拿出來宣揚一番,但只要我們將那個七十年前的日子熔入到自己的腦海,它便能像警鐘一樣時時鞭策我們保持警醒、踏實前進,讓我們的后代在將來的某個日子里驕傲的向全世界宣布:“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有著無數個榮耀的‘昨天’,我們還要創(chuàng)造更輝煌的未來!”
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觀后感作文(3)
9月3日,天安門廣場上,三軍列陣,鐵甲生威。在這里進行著紀念中國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在電視屏幕上看到,走在地面方陣首列的是抗戰(zhàn)老兵乘車方隊。昔日抗戰(zhàn)受功勛,今日檢閱展風采。這些老兵,是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戰(zhàn)士,更是從苦難輝煌中奮進而來的英雄。
抗戰(zhàn)老兵永遠不會被歷史忘記。上世紀前葉,日本法西斯把整個亞洲拖入了戰(zhàn)火硝煙,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華夏文明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正是這些戰(zhàn)士挺身而出,迎著侵華日軍的炮火前進。一時間,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燃起抵抗侵略的烽火,響徹著民族救亡的號角,F在白發(fā)蒼蒼的老兵,當年正是熱血沸騰唱著《畢業(yè)歌》的青年學生,報效祖國的歸國華僑,憨厚耿直的山野民夫。
他們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旗幟下,眾志成城,同仇敵愾,向侵略者發(fā)出了絕不屈服的誓言。一寸山河一寸血,14年的艱苦卓絕,千萬生靈的慘烈代價,在抗日仁人志士的血與火之中,古老的東方古國終于昂起頭,迎來了自己命運的偉大轉折。
當年一代抗戰(zhàn)青年,如今俱已耄耋之年。他們從戰(zhàn)爭年代走來,卻從未停止自己奉獻祖國的腳步。大建設激情燃燒的歲月,改革開放下的春雷涌動,無不有這些國家脊梁的身影浮現。他們締造了這個國家抗爭的過去,他們見證著這個民族復興的未來。
慶典時刻,我們絕不能忘記那些為了新中國成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在“九三”大閱兵的天安門廣場,跟隨著抗戰(zhàn)老兵方陣接受黨和人民檢閱的,是抗戰(zhàn)老兵用血肉鑄就的“永不磨滅的番號”:“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平型關大戰(zhàn)突擊連”英模部隊、百團大戰(zhàn)“白刃格斗英雄連”英模部隊、夜襲陽明堡“戰(zhàn)斗模范連”英模部隊……弘揚抗戰(zhàn)精神,傳承英雄火種。踏著先輩的足跡,革命薪火代代相傳,英雄的精神繼續(xù)照亮這個民族的前程。
習近平主席說過,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zhàn)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如今,“兩彈一星”早已橫空出世、“遼寧”號航母馳騁在萬里碧波,東風導彈猶如蒼穹利箭,中國捍衛(wèi)和平的力量從未如此強大。但更應該強大的是,從抗戰(zhàn)英雄那里接過“珍愛和平、銘記歷史”的接力棒。像他們一樣,永葆忠誠和使命,從不猶豫,滿懷信心,從繼續(xù)戰(zhàn)斗直到繼續(xù)建設,直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約而至。
而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支柱。
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觀后感作文(4)
今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侵略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這段歷史不能忘卻,更不容篡改和抹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xù)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一輛輛海陸空裝甲車除了我認識的一些坦克,其他的我竟全然沒見過,而且這些裝甲車一看便知道是尖端科技的產物。在這時,我突然想起在1949年我國開國大典時,我們的武裝裝備被外國記者笑稱為“萬國牌”,只有騾馬才真真地產自中國。這段心痛的往事在現在終于可以雪恥了,心中不禁一陣激動。
習主席站在轎車上開始向檢閱部隊問好,那一個個高大魁梧的解放軍戰(zhàn)士像一桿桿標槍直挺挺地立在那里,散發(fā)一種不知名的硬氣質,等待著主席的問候,等待著人民的檢閱?墒沁@卻讓我覺得這不像是受檢閱的,倒是像是在戰(zhàn)場上整裝待發(fā)的軍人——中國軍人!而主席也微笑著向這百萬雄獅致敬和問候。
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就是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我們要把抗日戰(zhàn)爭給予我們的豐富經驗和重要啟示,轉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而奮斗的實際行動。要堅定不移地抓好發(fā)展這個第一要務,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的旗幟,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fā)展道路。要堅定不移地鞏固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積極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要堅定不移地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面隊著閱兵威嚴的陣容,雄壯的節(jié)奏,整齊、矯健的步伐,閃亮的槍炮,還有青春般的口號,我真想大聲喊:“偉大的中華人民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
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觀后感作文(5)
上午9時,舉家圍坐電視機旁,收看大閱兵。不僅如此,筆者還給單位同事發(fā)了條提示短信,在四大自媒體平臺發(fā)了條提示帖子,為的是“這個半天,讓我們共同見證祖國的強大和國防建設的壯大”。
7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完全勝利。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搞一場盛大的閱兵,完全有必要。首先是為了不可忘卻的紀念。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既足以銘記又要警醒。反對侵略、追求和平,,今天仍有現實意義;當年國家的巨大犧牲和英雄的行為,與民族精神須臾不可分。
而十年后,許多曾經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的老同志可能已不在人世了,這也是向老兵致敬的一種崇高儀式。
家有喜事眾人捧,潘基文來了,樸槿惠來了,普京來了……很多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國際組織代表都來了。這說明中國的國力強大了,號召力提升了,中國人民用熱情感染了世界。自然,也有一些爽約的,他們收到邀請函,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來到天安門觀禮。這也正常,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說到底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人曾經虧欠過你,不好意思來串門;有人見你家日漸富足,犯了紅眼病而不便來;還有人原本就是別人的小跟班,看到老大沒參加,當然也就不敢妄動。
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雖然我們向世界釋放了誠意、善意,但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不懷好意。這或許是閱兵的另一個功能:分辨“敵”友。
整個閱兵式,最有看點的無疑是分列式,當一架架戰(zhàn)機排列成“70”字樣掠過天安門城樓,觀眾油然而生“鷹擊長空”的豪情;當一個個步兵方陣踢著正步劈槍前行,我們從兵哥哥的眼神里看出了堅毅;當一輛輛戰(zhàn)車駛過天安門廣場,輪胎和履帶上寫滿“和平”。
裁軍30萬!三軍統(tǒng)帥習大大擲地有聲地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世界響起了掌聲。軍隊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戰(zhàn)爭,而是震懾戰(zhàn)爭,很多年以后我才讀懂了這句話的涵義。有外電評論說,中國想借本次閱兵“秀肌肉”,個人覺得,就算是秀也無妨。曾經積貧積弱的中國,被譏諷為東亞病夫,任人凌辱踐踏,如今“秀秀肌肉”無傷大雅。
忽然想起去年3月27日,習大大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閱兵:
本文關鍵詞:閱兵觀后感作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0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iwotuijianshu/4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