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期刊跨媒體出版的問題與建議
本文關鍵詞:我國教育期刊跨媒體出版的問題與建議
【摘要】:從跨媒體出版的概念和本質出發(fā),結合教育期刊目前跨媒體出版的現(xiàn)狀,指出我國教育期刊存在著對內容提供商認識不夠的問題,并從新角色、新意義以及新模式三個方面對該問題進行解析;最后從編輯隊伍建設、改革管理體系、打造智能化的技術平臺等三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作者單位】: 中央電化教育館《中國電化教育》雜志社;
【關鍵詞】: 跨媒體 教育期刊
【分類號】:G239.2-F
【正文快照】: 1引言我國正處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對于教育期刊而言,信息化浪潮具有雙重意義:第一,編輯出版行業(yè)作為信息傳播的“把關人”,無疑是風口浪尖上的舞者;第二,教育也處在信息化的進程中,因此,作為教育期刊,如何宣傳推廣教育信息化并身體力行地體現(xiàn)在期刊的形式上,是一個需要教育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羅樹華;要講究內容的系統(tǒng)性[J];編輯學刊;1994年01期
2 高進;;《江蘇高教》影響力日益上升——源于《2000-2004年中國教育期刊影響力報告》[J];江蘇高教;2006年06期
3 ;全國教育期刊’94~’95優(yōu)秀作品評選揭曉[J];人民教育;1996年12期
4 張棣;創(chuàng)新:期刊發(fā)展的動力[J];新聞出版交流;2002年Z1期
5 ;教育主流媒體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2005年全國教育期刊社長、總編輯會議暨《人民教育》通聯(lián)工作會議召開[J];人民教育;2005年20期
6 王昱;;淺談教育期刊發(fā)展對策[J];江蘇教育通訊;2003年03期
7 南長森,,賀寧;淺談成人教育期刊的主體功能[J];河北成人教育;1996年03期
8 ;教育期刊編校質量檢查情況匯報[J];傳媒;2004年02期
9 吳樂平;;值得重視的教育期刊[J];編輯學刊;1991年01期
10 郭波;略論教育期刊的質量意識和學術價值[J];教育導刊;199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廣艷;;我國教育期刊跨媒體出版的問題與建議[A];2008年第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楊建華;;中國教育期刊與近代學制嬗變——以上海近代教育期刊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王強;;當代印刷傳播技術的發(fā)展與展望[A];第2屆北京印刷技術與印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鄭引;嚴貴華;;參與式管理:高校貧困生管理的新模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2008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專輯(一)[C];2008年
5 潘家祜;;基于網絡藥理學的藥物研發(fā)新模式[A];全國第十一屆生化與分子藥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金如如;;對新世紀科普新模式的探討[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7 何麗針;;構建高職高專醫(yī)用化學教學新模式[A];第五次全國醫(yī)用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鄧慶金;;建立新模式 培訓新師資——研訓一體、管訓結合辦學模式的探索[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9 羅莉;;醫(yī)療服務新模式——為患者創(chuàng)造價值[A];2004年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成廣有;張鵬;趙煒;;探索與電子技術新課程體系相適應的教學模式[A];全國電子技術研究會2005年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孫海悅 程曉龍;《走進百家名村》探跨媒體出版新路[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2 南采;南京 教育期刊庫擴充采購[N];政府采購信息報;2008年
3 記者霍文琦;教育期刊欲建立聯(lián)合組織[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孫海悅;銷售碼洋越高的出版社越重視跨媒體出版[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5 黃耀紅;為教育期刊尋找社會視角[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6 陳寶祥;教育期刊策劃要注重三個意識[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李雪昆;江西教育期刊社:尋找教育期刊的生存空間[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8 記者 李倫娥;中國期刊協(xié)會教育期刊分會將成立[N];中國教育報;2010年
9 彭致;讓紙質圖書與數字出版聯(lián)動[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10 龔鵬飛;編輯倫理與創(chuàng)精品[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建華;中國近代教育期刊與近代教育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汪楚雄;中國新教育運動研究(1912-1930)[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陳恒;發(fā)展中國家跨國公司技術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4 孫云梅;中國大學外語課堂學習者社會心理環(huán)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黃悅勝;中國中小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政策與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6 欒慶偉;成本管理新模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7 潘貽芳;面向鋼鐵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模式與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8 趙愛軍;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5年
9 宋吉榮;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招投標理論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10 毛小兵;論我國礦業(yè)企業(yè)集團的礦產資源戰(zhàn)略[D];中南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嬌;教育期刊封面設計的美學特征與發(fā)展趨勢[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廖肇銀;教育期刊:學習型社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平臺[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3 翟紅華;中小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模式的比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2年
4 林文釗;駐地網運營新模式淺析[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5 趙珊;網絡環(huán)境下的作文教學初探[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侯志紅;評析《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雜志(2001年-2005年)[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王如東;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及制度創(chuàng)新[D];同濟大學;2005年
8 游嘉穎;高等舞蹈教育的調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9 張蓉;農業(yè)高校產學研結合模式探討[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10 閻露方;論普京執(zhí)政期間俄羅斯政治治理新模式[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309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yywskj/83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