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護理學基礎:一般護理——病證后期調護
病證后期是指正氣漸復,邪氣已衰,臟腑功能逐漸恢復,疾病好轉,已趨于痊愈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應注意合理的調養(yǎng)和護理,以使病邪徹底清除,臟腑功能完全恢復;若調護不當,則病邪重又在體內復燃,,臟腑功能出現失常,而使疾病復發(fā),因此,在病證后期適當加強鍛煉,做好四時氣象護理,合理調配飲食,注意調暢情志,對于疾病的康復是非常有益的!
防止因風邪復病
新病初愈,真元尚虛,氣血未復,衛(wèi)外防御功能低下,常易感受六淫之 邪的侵襲而引起疾病的復發(fā),因此做好四時氣象護理,對于防止虛邪賊風的侵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防止因食復病
脾胃為倉廩之本,是補充氣血營養(yǎng)的來源。新病初愈,脾胃虛弱,不可強食、縱食、暴食,如因飲食不節(jié),可造成因食而復發(fā)疾病。《素問·熱論》中指出:“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防止因勞復病
勞復為大病初愈,因精神刺激或形體勞倦及房室不節(jié)等引起疾病的復發(fā)。
防精神疲勞
應及時消除急躁、焦慮等各種不良情志的影響,讓病人安心養(yǎng)病。為了消除精神疲勞,可調整生活制度,做到輕微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
防形體勞倦
病后初愈之人,應量力而施,進行必要的形體活動,使氣血流暢,有助于徹底康復。如散步、打太極拳等,但應以“小勞不倦”為原則。
防房事復病
大病初愈,應分別對病人及配偶強調在身體完全康復之前宜靜養(yǎng),不犯房勞,以免病情反復。
防止因情復病
情志所傷,可直接影響相應的臟腑,使氣血陰陽失調,臟腑功能紊亂,在病證后期應注意調暢病人的情志,以免因情復病。
心情要舒暢
病證后期,臟腑功能恢復需要一段時間,病人容易產生急躁等不良情志,這些不良刺激都可以影響臟腑功能,而使病情加重,因此,要讓病人樹立樂觀情緒,保證心情舒暢,學會調節(jié)生活。
避免情志異常波動
病人在休養(yǎng)期間,如果出現情志異常波動,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惡化。因此,在病證后期,應使病人避免五志過極,以免因五志變化對各臟腑的不同影響,使臟腑失調,加重病情。
轉貼于:考試大_執(zhí)業(yè)護士
本文編號:315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yywskj/3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