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瓜果花卉論文 >

人文社科期刊評價指標的相關性研究——兼對比文摘轉(zhuǎn)載指標和引文計量指標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21:15

  本文關鍵詞:人文社科期刊評價指標的相關性研究——兼對比文摘轉(zhuǎn)載指標和引文計量指標


  更多相關文章: 學術評價 文摘轉(zhuǎn)載 引文計量 相關性


【摘要】: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shù)方法,探討了常用期刊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及其對評價機制和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指標之間普遍存在正相關性,但不同指標之間的相關度有差異。篇均得分指標、被引半衰期、他引總引比、互引指數(shù)、基金論文比5個指標,與其他指標的相關度顯著弱于其他指標之間的相關度;統(tǒng)計規(guī)則相似的影響因子、文摘轉(zhuǎn)載和網(wǎng)絡下載三類指標之間呈強正相關;總體上文摘轉(zhuǎn)載指標與引文計量指標之間存在中度或較強的正相關。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
【關鍵詞】學術評價 文摘轉(zhuǎn)載 引文計量 相關性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創(chuàng)新和質(zhì)量導向的中國人文社科學術成果評價管理控制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2CTQ022)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353.1
【正文快照】: 1引言當前我國人文社科期刊評價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是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等單位基于引文計量方法研制的核心期刊體系,同時,基于文摘分析法的人文社科期刊評價也具有一定影響,比如“復印報刊資料”轉(zhuǎn)載學術論文指數(shù)排名。然而,同一期刊在不同期刊評價體系中的評價結(ji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何榮利;;中文核心期刊評價指標權重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1期

2 李華;李政;顧才東;石娟;;文獻計量指標在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評價中權重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6期

3 俞立平;隆新文;武夷山;;特征因子與其他文獻計量指標關系研究——基于面板數(shù)據(jù)的估計[J];科研管理;2012年08期

4 金淑蘭;;三種核心期刊評價體系比較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5 金貞燕;金文姬;趙丹群;;世界著名大學及學科h指數(shù)與傳統(tǒng)文獻計量指標的比較[J];圖書情報工作網(wǎng)刊;2012年07期

6 楊紅艷;;基金資助對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論文質(zhì)量的影響——基于《復印報刊資料》轉(zhuǎn)載論文評分數(shù)據(jù)[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年08期

7 陳茹;;國內(nèi)四種人文社科期刊評價體系的分析比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莉;董梅生;吳寶國;;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以20種冶金工程技術類期刊為例[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2 劉雪立;;中文核心期刊評價指標體系:演進·問題·建議[J];編輯學報;2014年01期

3 沈丹;張福穎;;試論期刊評價中讀者的缺位[J];出版科學;2014年02期

4 何榮利;;文獻密度差ΔM與文獻聚散度ΔM_n的比較與分析——兼答王嘉凌、鄔能燦、馬勁三位先生的商榷[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5期

5 張建合;任長江;;2000,2004和2008年版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變化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2期

6 向颯;;進入中文核心期刊應關注的評價指標和途徑[J];科技與出版;2011年12期

7 黃健;;核心期刊計量學評價的數(shù)學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6期

8 王嘉凌;鄔能燦;馬勁;;就《中文核心期刊評價指標權重的分析與思考》一文與何榮利先生商榷[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5期

9 杜志強;歐陽夢琴;;2011年我國高等教育類核心期刊刊載課題成果的統(tǒng)計分析——基于CNKI數(shù)據(jù)庫14家高等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的刊文統(tǒng)計[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年06期

10 何莉;董梅生;丁吉海;王培珍;;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學術影響力綜合評價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法[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金鐵成;;關于核心期刊定性評價的幾點思考[A];第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璐;基于網(wǎng)絡計量學的專家影響力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學鋒,彭超群,張曾榮;科技期刊7項重要計量指標間的相互關系[J];編輯學報;2003年06期

2 劉明壽,馬崢,潘云濤,張立元,王子斌;學術類科技期刊影響力歸一化法評判定量模型的構建[J];編輯學報;2004年06期

3 董建軍;;人為因素對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評價指標的影響[J];編輯學報;2008年04期

4 何榮利;核心期刊質(zhì)量測度[J];圖書與情報;1995年04期

5 何榮利;三種文獻計量方法比較研究[J];圖書與情報;1996年02期

6 邱均平;李愛群;;國內(nèi)外期刊評價的比較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7 葉繼元;;正確看待CSSCI來源期刊[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8 邱均平;李愛群;周明華;舒明全;周春雷;馬瑞敏;;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的特色、做法與結(jié)果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9 葉鷹;;h指數(shù)和類h指數(shù)的機理分析與實證研究導引[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年05期

10 米佳;濮德敏;;特征因子原理及實證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曉麗;引文評價中的引文方式與力度因素[J];圖書館;2000年06期

2 何榮利,魏洪善;引文在論文中的分布和被引用內(nèi)容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00年02期

3 劉勖,王立芹,李慧,馬恩紅;1987~1996年《中華物理醫(yī)學雜志》信息流及引文分析[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0年01期

4 徐軍;《安徽機電學院學報》的引文分析[J];安徽機電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5 黃紀木;《福建醫(yī)藥雜志》刊文和引文分析[J];情報探索;2001年02期

6 史衛(wèi)國,饒艷;論引文分析法研究進展與趨勢[J];山東圖書館季刊;2001年03期

7 趙英莉;2000年化學領域熱點研究課題的引文分析[J];情報科學;2002年02期

8 何榮利,趙潔;關于引文規(guī)律的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02年09期

9 徐建,衣翠玲;《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1996—2001) 論文、作者和引文分析[J];青海畜牧獸醫(yī)雜志;2002年04期

10 符早雯,侯金川;試析偽引文[J];圖書館學研究;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盛博;丁X;;基于引用內(nèi)容的引文評價分析[A];第九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雷瑜良;黃穎;;《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引文統(tǒng)計與分析[A];編輯工作論叢[C];1997年

3 繆建蘭;;《中國科學》引文分析研究——以A輯與B輯為例[A];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文集[C];2003年

4 王維焱;錢蘇鳴;葉方寅;;《國外醫(y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的引文分析[A];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文集[C];2003年

5 袁永旭;呂仁猛;;《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載文與引文分析[A];華北地區(qū)高校圖協(xié)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文章)匯編[C];2010年

6 冷懷明;張蔚;謝懌;;《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1989~1991年引文分析[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C];1993年

7 周文松;陳秀英;;化工類學報論文的引文分析[A];學報編輯論叢(第五集)[C];1994年

8 趙賢瑤;;對引文定義及其相關術語的新闡釋[A];學術期刊編輯學理論與實踐[C];2010年

9 周雅寧;劉亞麗;趙欣;;《煙草科技》2006—2008年的引文分析[A];編輯學報(2009年增刊)[C];2009年

10 徐昌娟;潘和平;李文先;葉冬青;;《疾病控制雜志》2006-2007年載文、作者及引文分析[A];預防醫(yī)學學科發(fā)展藍皮書·2008卷[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 劉宇;引文首先是一種修辭工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2 本報記者 宋曉夢;“引文桂冠獎”科學家緣何能成諾獎得主[N];光明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梁永霞;引文分析學的知識計量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2 李運景;可視化引文分析在科技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3 李粵;引文網(wǎng)絡的可調(diào)優(yōu)先粘貼模型及其應用[D];清華大學;2007年

4 尹麗春;科學學引文網(wǎng)絡的結(jié)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5 張金松;基于引文上下文分析的文獻檢索技術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雪;基于路徑的引文分析模型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2 馬曉佳;網(wǎng)絡引文分析與傳統(tǒng)引文分析的比較[D];南京大學;2011年

3 龐龍;科學引文分析的科學評價功能和意義[D];山西大學;2006年

4 鄧李君;基于引文分析的開放獲取期刊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5 鐘鎮(zhèn);錯引現(xiàn)象折射出的科學家群體引文失范行為[D];河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昊;基于引文網(wǎng)絡分析的作者和期刊知識角色識別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7 耿海英;共引分析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7年

8 王建芳;網(wǎng)絡引文信息的挖掘及其對數(shù)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啟示[D];山西大學;2004年

9 方明慧;“協(xié)作學習”文獻的引文網(wǎng)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10 石杰;基于多因素的引文推薦策略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6420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szy/6420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568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