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桃品種采后縫合線生理指標的測定與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0-30 21:13
以秦皇島地區(qū)的31份桃資源為試材,在早、中、晚熟桃中篩選出3份縫合線易軟資源‘Z1-2’"超越2號""綠化久";"曙光"‘P2-1’"晚久保"3份縫合線不易軟資源作為對照。探究影響縫合線軟化的相關因素對這些品種的縫合線和果面部位的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含量、乙烯峰度和脫落酸(ABA)含量進行測定,研究了桃果實縫合線處提前軟化對果實品質(zhì)的影響,以期豐富桃果實縫合線軟化的生理基礎。結果表明:在易軟品種中,縫合線處的乙烯峰度和花青素含量顯著高于果面部位,而縫合線處硬度顯著低于果面;在對照品種中,乙烯峰度、花青素含量與硬度在縫合線和果面部位的差異均不顯著。在6個品種中,縫合線處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低于果面,ABA變化無規(guī)律,與縫合線軟化沒有相關性。
【文章來源】:北方園藝. 2020,(2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2 試驗方法
1.3 項目測定
1.3.1 果實硬度測定
1.3.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測定
1.3.3 花色素含量測定
1.3.4 乙烯含量測定
1.3.5 脫落酸含量測定
1.4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桃品種采收后硬度的變化及差異分析
2.2 不同桃品種采收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素含量的變化及差異分析
2.3 不同桃品種采收后乙烯的變化及差異分析
2.4 不同桃品種采收后脫落酸的變化和差異
3 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紅火龍果果實不同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J]. 葉小榮,趙曉美,黃春紅,周思菊,李元姣.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8(16)
[2]海棠果實中脫落酸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J]. 李曉潁,趙晴晴,劉月,劉振林,楊俊明,張國君. 北方園藝. 2018(04)
[3]乙烯應答因子在果實發(fā)育方面的作用[J]. 馬勇,陳秀莉,張紅霞,圖雅. 北方園藝. 2017(08)
[4]外源乙烯利與1-MCP處理對桑椹中乙烯和花青素相關代謝基因表達的影響[J]. 余建,趙愛春,劉長英,梁燕梅,朱攀攀,蔡雨翔,王茜齡,李鎮(zhèn)剛,余茂德. 林業(yè)科學. 2017(02)
[5]兩種不同耐貯性桃果實采后乙烯合成和果實軟化相關基因表達的差異[J]. 蘇素香,趙彩平,曹麗軍,李金金,李芳,韓明玉. 農(nóng)業(yè)生物技術學報. 2015(04)
[6]獼猴桃果實發(fā)育過程中淀粉積累差異及其糖代謝特性[J]. 張慧琴,謝鳴,張琛,楊魯瓊,章鎮(zhèn),肖金平,周利秋.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17)
[7]桃果實縫合線軟化與糖代謝的關系[J]. 賈小麗,馬煥普,劉志民. 果樹學報. 2010(04)
[8]香蜜楊桃果實不同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J]. 林盛,唐燕瓊,劉振文,李向宏. 熱帶作物學報. 2009(08)
[9]桃果實縫合線軟化過程中內(nèi)源激素的變化[J]. 張雪,劉志民,陳華君,馬煥普. 果樹學報. 2008(02)
[10]桃果實縫合線軟化的生理原因探討[J]. 劉志民,馬煥普,王興華,蔡青. 果樹學報. 2006(04)
本文編號:3467440
【文章來源】:北方園藝. 2020,(2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2 試驗方法
1.3 項目測定
1.3.1 果實硬度測定
1.3.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測定
1.3.3 花色素含量測定
1.3.4 乙烯含量測定
1.3.5 脫落酸含量測定
1.4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桃品種采收后硬度的變化及差異分析
2.2 不同桃品種采收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素含量的變化及差異分析
2.3 不同桃品種采收后乙烯的變化及差異分析
2.4 不同桃品種采收后脫落酸的變化和差異
3 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紅火龍果果實不同部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J]. 葉小榮,趙曉美,黃春紅,周思菊,李元姣.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8(16)
[2]海棠果實中脫落酸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J]. 李曉潁,趙晴晴,劉月,劉振林,楊俊明,張國君. 北方園藝. 2018(04)
[3]乙烯應答因子在果實發(fā)育方面的作用[J]. 馬勇,陳秀莉,張紅霞,圖雅. 北方園藝. 2017(08)
[4]外源乙烯利與1-MCP處理對桑椹中乙烯和花青素相關代謝基因表達的影響[J]. 余建,趙愛春,劉長英,梁燕梅,朱攀攀,蔡雨翔,王茜齡,李鎮(zhèn)剛,余茂德. 林業(yè)科學. 2017(02)
[5]兩種不同耐貯性桃果實采后乙烯合成和果實軟化相關基因表達的差異[J]. 蘇素香,趙彩平,曹麗軍,李金金,李芳,韓明玉. 農(nóng)業(yè)生物技術學報. 2015(04)
[6]獼猴桃果實發(fā)育過程中淀粉積累差異及其糖代謝特性[J]. 張慧琴,謝鳴,張琛,楊魯瓊,章鎮(zhèn),肖金平,周利秋.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17)
[7]桃果實縫合線軟化與糖代謝的關系[J]. 賈小麗,馬煥普,劉志民. 果樹學報. 2010(04)
[8]香蜜楊桃果實不同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J]. 林盛,唐燕瓊,劉振文,李向宏. 熱帶作物學報. 2009(08)
[9]桃果實縫合線軟化過程中內(nèi)源激素的變化[J]. 張雪,劉志民,陳華君,馬煥普. 果樹學報. 2008(02)
[10]桃果實縫合線軟化的生理原因探討[J]. 劉志民,馬煥普,王興華,蔡青. 果樹學報. 2006(04)
本文編號:3467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szy/346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