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瓜果花卉論文 >

抑制石榴枯萎病菌的化學(xué)農(nóng)藥和木霉菌株篩選

發(fā)布時間:2021-10-15 10:51
  為了安全有效地控制石榴枯萎病,為石榴枯萎病的田間防治提供基礎(chǔ)數(shù)據(jù)。以石榴枯萎病病原菌甘薯長喙殼(Ceratocystis fimbriata)和木霉(Trichoderma spp.)菌為供試菌株,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和對峙培養(yǎng)法,測定8種化學(xué)農(nóng)藥和22個木霉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結(jié)果表明,咪鮮胺、丙環(huán)唑、多菌靈3種化學(xué)農(nóng)藥的抑菌效果最好,均達100%;甲基硫菌靈次之,抑菌率為63.79%。22個木霉菌株中,抑菌率在70%以上是:J1、PJ1-1、PJ1-2、J2、PJ3。抑菌率在60%-70%之間是:GD1、GM6、PZ1、抗氟硅唑PZ1、J3。抑菌率50%-60%之間:抗三唑酮GD1、Y2、抗三唑酮Y2、抗三唑酮GM6、抗氟硅唑GM6、抗三唑酮PZ1、J5。抑菌率在50%以下是:PY2、J4、JD3、GD3、GD5。鑒于此,可將咪鮮胺、丙環(huán)唑、多菌靈3種化學(xué)農(nóng)藥和J1、PJ1-1、PJ1-2、J2、PJ3 5個木霉菌株作為大田防治石榴枯萎病的備選化學(xué)農(nóng)藥和木霉生防菌劑。 

【文章來源】:紅河學(xué)院學(xué)報. 2020,18(05)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抑制石榴枯萎病菌的化學(xué)農(nóng)藥和木霉菌株篩選


不同化學(xué)農(nóng)藥對石榴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病菌,石榴,木霉,菌株


由圖2可知,經(jīng)Duncana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PJ1-1、PJ1-2、J2和PJ3 4個木霉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菌落生長影響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余菌株間的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直徑分別為8.83mm、9.00mm、8.67mm和8.83mm,抑菌率均達70%以上。J1木霉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菌落生長的影響,與PJ1-1、PJ1-2、J2、PJ3 4個菌株間的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直徑為7.67mm,抑菌率為76%,抑制效果最好。PZ1木霉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菌落生長的影響,與其余菌株間的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平均直徑為10.83mm,抑菌率為66%。GM6、抗氟硅唑PZ1和J3 3個菌株對病菌生長影響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余菌株間的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直徑分別為11.77mm、12.00mm和11.88mm,抑菌率為63%。GD1與其余菌株間的影響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直徑為12.5mm,抑菌率為61%。綜上,J1、PJ1-1、PJ1-2、J2、PJ3 5個木霉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抑菌率70%以上,可作為開發(fā)生防菌劑的菌種資源。由圖3可知,經(jīng)Duncana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Y2、抗三唑酮PZ1和J4 3個木霉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菌落生長的影響,與其余菌株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直徑分別為13.17mm、13.67mm和17.33mm,抑菌率分別為59%、57%和46%?谷蛲猋2和抗三唑酮GM6 2個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生長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余菌株間的差異極顯著,病原菌菌落直徑分別為14.67mm、14.50mm,抑菌率為55%。J5和抗氟硅唑GM6對石榴枯萎病菌生長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余菌株間的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直徑均為15.83mm,抑菌率為51%。JD3、GD3和GD5 3個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生長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余菌株間的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直徑分別為20.00mm、19.83mm和19.33mm,抑菌率在38%-40%之間。

病菌,石榴,菌株,木霉


由圖3可知,經(jīng)Duncana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Y2、抗三唑酮PZ1和J4 3個木霉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菌落生長的影響,與其余菌株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直徑分別為13.17mm、13.67mm和17.33mm,抑菌率分別為59%、57%和46%。抗三唑酮Y2和抗三唑酮GM6 2個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生長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余菌株間的差異極顯著,病原菌菌落直徑分別為14.67mm、14.50mm,抑菌率為55%。J5和抗氟硅唑GM6對石榴枯萎病菌生長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余菌株間的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直徑均為15.83mm,抑菌率為51%。JD3、GD3和GD5 3個菌株對石榴枯萎病菌生長的影響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余菌株間的差異極顯著,病菌菌落直徑分別為20.00mm、19.83mm和19.33mm,抑菌率在38%-40%之間。3 討論


本文編號:34379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szy/34379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55e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