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對中國大黃花蝦脊蘭及其傳粉者適生區(qū)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8-29 01:04
大黃花蝦脊蘭(Calanthe sieboldii)是典型的大陸與島嶼間間斷分布的蘭科物種,適宜分布氣候范圍狹窄,同時依賴特殊的傳粉者傳粉,包括黃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赤足木蜂(X.rufipes)和中華絨木蜂(X.chinensis)等3種木蜂屬(Xylocopa)昆蟲。本文通過R語言Biomod2程序包建立物種分布模型(SDM),預測了2050年和2070年時大黃花蝦脊蘭及其傳粉者在3種代表濃度路徑(RCP2.6、RCP4.5與RCP8.5)下的分布格局,以期為該瀕危植物的保育提供參考。結果表明:降水相關變量比溫度相關變量對大黃花蝦脊蘭分布的平均解釋率更高,兩者分別為25.4%和13.9%。當前大黃花蝦脊蘭適生區(qū)主要集中在華中和華東地區(qū),未來適生區(qū)的增減主要受到氣候情景的影響,其變化范圍為-59.0%到34.7%,并可能向更高海拔的地區(qū)移動;未來木蜂適生區(qū)將凈收縮16.4%–19.7%,且主要向西北和東北移動;因而兩者共同分布的面積占大黃花蝦脊蘭適生區(qū)的比例未來相比當前的90.0%可能下降0.5%–11.4%,表明大黃花蝦脊蘭分布可能受到未來氣候變...
【文章來源】:生物多樣性. 2020,28(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概率加權平均整合模型預測當前大黃花蝦脊蘭適宜度Fig.1PredictedcurrenthabitatsuitabilityofCalanthe研究報告
第7期余元鈞等:氣候變化對中國大黃花蝦脊蘭及其傳粉者適生區(qū)的影響773研究報告于25℃后迅速下降,適宜區(qū)間變窄;最濕月降水量約為200–400mm時存在概率最大;降水季節(jié)性大于60mm后存在概率顯著下降至0附近(附錄3)。2.3大黃花蝦脊蘭分布格局變化整體模型預測當前大黃花蝦脊蘭適宜度較高的區(qū)域主要集中在華中和華東,包括四川與陜西交界處、湖北西部、湖南西南部與廣西交界處、江西中西部、安徽南部到浙江福建交界處等(圖1)。未來氣候情景下3種全球氣候模式表現(xiàn)出了一致的趨勢,RCP2.6氣候情境下大黃花蝦脊蘭適生區(qū)增長13.8%–34.7%,而RCP4.5到RCP8.5適生區(qū)可能凈收縮6.4%–59.0%不等(表2)。出現(xiàn)向貴州西部、云南南部、四川中部和陜西南部等高海拔地區(qū)移動的趨勢(圖2),其中不同氣候情景下的適生區(qū)差異為35.1%–87.5%,大于不同年代間的差異0.8%–39.1%(表2)。2.4木蜂分布格局變化3種木蜂的當前適生區(qū)存在于華北、華中、華東和華南等大部分省區(qū),面積共計3,326,189km2(圖3,表3)。未來氣候情景下木蜂適生區(qū)總體呈現(xiàn)收縮并向西北和東北移動的趨勢。具體而言,在CCSM4氣候模式下,木蜂適生區(qū)2050年不同情景下面積凈收縮16.4%–19.7%,隨著氣候變化幅度增加出現(xiàn)先減少后小幅上升的波動;2070年不同情景下面積凈收縮13.0%–23.0%,隨著碳排放增加逐漸縮減;氣候情景與年代間的適生區(qū)面積差異均小于10%(表3)。2.5適生區(qū)重疊變化當前大黃花蝦脊蘭與木蜂共同分布區(qū)的面積為382,189km2,覆蓋了90.0%的大黃花蝦脊蘭現(xiàn)有分布區(qū),傳粉者缺失主要出現(xiàn)在湖南中部(圖3,表3)。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大黃花蝦脊蘭分布區(qū)大幅圖1概率加權平均整合模型預測當前大黃花蝦脊蘭適宜度Fig.1PredictedcurrenthabitatsuitabilityofCalanthesiebo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黃花蝦脊蘭生境特征及生存群落物種生態(tài)位分析[J]. 張孝然,蒲真,黃治昊,周鑫,邢韶華. 植物科學學報. 2017(06)
[2]使用大熊貓數(shù)據(jù)評估Biomod2和MaxEnt分布預測模型的表現(xiàn)[J]. 羅玫,王昊,呂植.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7(12)
[3]湖北單子葉植物新記錄[J]. 謝丹,張成,張夢華,吳名鶴,張代貴. 西北植物學報. 2017(04)
[4]CMIP5全球氣候模式對中國地區(qū)降水模擬能力的評估[J]. 陳曉晨,徐影,許崇海,姚遙.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4(03)
[5]中國西南地區(qū)與臺灣種子植物間斷分布現(xiàn)象[J]. 陳之端,應俊生,路安民. 植物學報. 2012(06)
本文編號:3369585
【文章來源】:生物多樣性. 2020,28(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概率加權平均整合模型預測當前大黃花蝦脊蘭適宜度Fig.1PredictedcurrenthabitatsuitabilityofCalanthe研究報告
第7期余元鈞等:氣候變化對中國大黃花蝦脊蘭及其傳粉者適生區(qū)的影響773研究報告于25℃后迅速下降,適宜區(qū)間變窄;最濕月降水量約為200–400mm時存在概率最大;降水季節(jié)性大于60mm后存在概率顯著下降至0附近(附錄3)。2.3大黃花蝦脊蘭分布格局變化整體模型預測當前大黃花蝦脊蘭適宜度較高的區(qū)域主要集中在華中和華東,包括四川與陜西交界處、湖北西部、湖南西南部與廣西交界處、江西中西部、安徽南部到浙江福建交界處等(圖1)。未來氣候情景下3種全球氣候模式表現(xiàn)出了一致的趨勢,RCP2.6氣候情境下大黃花蝦脊蘭適生區(qū)增長13.8%–34.7%,而RCP4.5到RCP8.5適生區(qū)可能凈收縮6.4%–59.0%不等(表2)。出現(xiàn)向貴州西部、云南南部、四川中部和陜西南部等高海拔地區(qū)移動的趨勢(圖2),其中不同氣候情景下的適生區(qū)差異為35.1%–87.5%,大于不同年代間的差異0.8%–39.1%(表2)。2.4木蜂分布格局變化3種木蜂的當前適生區(qū)存在于華北、華中、華東和華南等大部分省區(qū),面積共計3,326,189km2(圖3,表3)。未來氣候情景下木蜂適生區(qū)總體呈現(xiàn)收縮并向西北和東北移動的趨勢。具體而言,在CCSM4氣候模式下,木蜂適生區(qū)2050年不同情景下面積凈收縮16.4%–19.7%,隨著氣候變化幅度增加出現(xiàn)先減少后小幅上升的波動;2070年不同情景下面積凈收縮13.0%–23.0%,隨著碳排放增加逐漸縮減;氣候情景與年代間的適生區(qū)面積差異均小于10%(表3)。2.5適生區(qū)重疊變化當前大黃花蝦脊蘭與木蜂共同分布區(qū)的面積為382,189km2,覆蓋了90.0%的大黃花蝦脊蘭現(xiàn)有分布區(qū),傳粉者缺失主要出現(xiàn)在湖南中部(圖3,表3)。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大黃花蝦脊蘭分布區(qū)大幅圖1概率加權平均整合模型預測當前大黃花蝦脊蘭適宜度Fig.1PredictedcurrenthabitatsuitabilityofCalanthesiebo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黃花蝦脊蘭生境特征及生存群落物種生態(tài)位分析[J]. 張孝然,蒲真,黃治昊,周鑫,邢韶華. 植物科學學報. 2017(06)
[2]使用大熊貓數(shù)據(jù)評估Biomod2和MaxEnt分布預測模型的表現(xiàn)[J]. 羅玫,王昊,呂植.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7(12)
[3]湖北單子葉植物新記錄[J]. 謝丹,張成,張夢華,吳名鶴,張代貴. 西北植物學報. 2017(04)
[4]CMIP5全球氣候模式對中國地區(qū)降水模擬能力的評估[J]. 陳曉晨,徐影,許崇海,姚遙. 氣候變化研究進展. 2014(03)
[5]中國西南地區(qū)與臺灣種子植物間斷分布現(xiàn)象[J]. 陳之端,應俊生,路安民. 植物學報. 2012(06)
本文編號:33695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szy/33695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