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照強度對紫鴨跖草色素及葉綠素熒光強度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7-29 23:30
為紫鴨跖草的栽培繁育和園林綠化應(yīng)用上適宜光照強度的選擇提供理論依據(jù),通過MINIPAM-Ⅱ超便攜式調(diào)制葉綠素熒光儀研究100%光照、65%光照、30%光照及5%光照4種光照強度處理對紫鴨跖草葉綠素含量和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4種光照處理下紫鴨跖草葉片的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及葉綠素總含量均隨著處理時間延長呈下降趨勢,60d時,葉綠素含量下降幅度:30%光照和65%光照較5%光照和100%光照大,但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紫鴨跖草的最大熒光值(Fm’)、光系統(tǒng)Ⅱ最大量子產(chǎn)量(Fv/Fm)和光系統(tǒng)Ⅱ電子傳遞(Fm/Fo)均隨著遮光程度的增大而增加,遮光處理提高其光化學(xué)效率;紫鴨跖草受到不同程度的光抑制,抑制程度依次為100%>5%>30%>65%。100%光照下受到嚴重光抑制,30%光照和65%光照較適宜紫鴨跖草生長,65%光照下紫鴨跖草的觀賞性最好。
【文章來源】: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20,48(09)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光照強度各時長紫鴨跖草Fm’的日變化
從圖2看出,各處理Fo’的日變化曲線大致呈“V”型。0d時,F(xiàn)o’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趨勢,最低值出現(xiàn)在11:00時,之后逐漸回升,在19:00時Fo’又升至7:00時的水平,日變化曲線呈“V”型。15 d時,9:00-17:00時,T1和T3的Fo’大于T0和T2,各處理Fo’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現(xiàn)時間不一致,T0分別為13:00和15:00,T1和T2均為9:00和19:00,T3分別為13:00和19:00。30d時,T0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降后升趨勢,最低值出現(xiàn)在13:00;T1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趨勢,最低值出現(xiàn)在17:00;T2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升后降再升趨勢,11:00時升至最高,之后開始下降,13:00時降至最低;T3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趨勢,最低值出現(xiàn)在11:00,19:00時升至最高。45d時,T0的Fo’日變化曲線在17:00前起伏不大,之后迅速上升,至19:00升至最高;T1的Fo’日變化曲線起伏不大,最低值出現(xiàn)在13:00;T2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升后降再升趨勢,17:00升至最高,之后開始下降;T3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降后升再降趨勢,最低值出現(xiàn)在19:00。60d時,4個處理紫鴨跖草Fo’以T1最高,各時刻的值均大于其余3個處理(T217:00除外),其Fo’最低值出現(xiàn)在13:00時;T3和T2的Fo’最低值均出現(xiàn)在13:00,最大值都出現(xiàn)在17:00;由于太陽暴曬,T0的Fo’在13:00后急速下降,至15:00時降至最低值,然后逐漸回升,其變化規(guī)律大致呈“V”型。2.2.3 光系統(tǒng)Ⅱ最大量子產(chǎn)量(Fv/Fm)的日變化
從圖4看出,各處理不同時間節(jié)點Fm/Fo的日變化呈不規(guī)則“V”型,多數(shù)情況下最低值均出現(xiàn)在13:00—15:00,各處理的Fm/Fo的日變化中每個時刻的數(shù)值大致呈T3>T2>T1>T0。0d時,最低值出現(xiàn)在15:00。15d時,各處理的Fm/Fo在13:00-15:00時出現(xiàn)最低值,每個時刻的數(shù)值大致呈T2>T3>T1>T0。30d時,各處理的Fm/Fo在11:00-15:00時出現(xiàn)最低值,最低值呈T3>T2>T0>T1。45d時,各處理的Fm/Fo在11:00-13:00時出現(xiàn)最低值,最低值呈T3>T2>T1>T0。60d時,各處理的Fm/Fo在11:00-13:00時出現(xiàn)最低值,最低值呈T3>T2>T1>T0。圖4 不同光照強度各時長紫鴨跖草Fm/Fo的日變化
本文編號:3310263
【文章來源】: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20,48(09)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不同光照強度各時長紫鴨跖草Fm’的日變化
從圖2看出,各處理Fo’的日變化曲線大致呈“V”型。0d時,F(xiàn)o’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趨勢,最低值出現(xiàn)在11:00時,之后逐漸回升,在19:00時Fo’又升至7:00時的水平,日變化曲線呈“V”型。15 d時,9:00-17:00時,T1和T3的Fo’大于T0和T2,各處理Fo’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現(xiàn)時間不一致,T0分別為13:00和15:00,T1和T2均為9:00和19:00,T3分別為13:00和19:00。30d時,T0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降后升趨勢,最低值出現(xiàn)在13:00;T1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趨勢,最低值出現(xiàn)在17:00;T2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升后降再升趨勢,11:00時升至最高,之后開始下降,13:00時降至最低;T3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降后升再降再升趨勢,最低值出現(xiàn)在11:00,19:00時升至最高。45d時,T0的Fo’日變化曲線在17:00前起伏不大,之后迅速上升,至19:00升至最高;T1的Fo’日變化曲線起伏不大,最低值出現(xiàn)在13:00;T2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升后降再升趨勢,17:00升至最高,之后開始下降;T3的Fo’日變化曲線呈先降后升再降趨勢,最低值出現(xiàn)在19:00。60d時,4個處理紫鴨跖草Fo’以T1最高,各時刻的值均大于其余3個處理(T217:00除外),其Fo’最低值出現(xiàn)在13:00時;T3和T2的Fo’最低值均出現(xiàn)在13:00,最大值都出現(xiàn)在17:00;由于太陽暴曬,T0的Fo’在13:00后急速下降,至15:00時降至最低值,然后逐漸回升,其變化規(guī)律大致呈“V”型。2.2.3 光系統(tǒng)Ⅱ最大量子產(chǎn)量(Fv/Fm)的日變化
從圖4看出,各處理不同時間節(jié)點Fm/Fo的日變化呈不規(guī)則“V”型,多數(shù)情況下最低值均出現(xiàn)在13:00—15:00,各處理的Fm/Fo的日變化中每個時刻的數(shù)值大致呈T3>T2>T1>T0。0d時,最低值出現(xiàn)在15:00。15d時,各處理的Fm/Fo在13:00-15:00時出現(xiàn)最低值,每個時刻的數(shù)值大致呈T2>T3>T1>T0。30d時,各處理的Fm/Fo在11:00-15:00時出現(xiàn)最低值,最低值呈T3>T2>T0>T1。45d時,各處理的Fm/Fo在11:00-13:00時出現(xiàn)最低值,最低值呈T3>T2>T1>T0。60d時,各處理的Fm/Fo在11:00-13:00時出現(xiàn)最低值,最低值呈T3>T2>T1>T0。圖4 不同光照強度各時長紫鴨跖草Fm/Fo的日變化
本文編號:33102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szy/331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