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瓜果花卉論文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舉辦古籍保護展覽

發(fā)布時間:2017-02-26 10:23

  本文關鍵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6月14日,2014“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果宣傳之廣西區(qū)活動在南寧啟動。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舉辦多項活動,讓廣西市民通過展板和講座了解廣西乃至全國古籍保護情況,并親手體驗修復古籍、傳拓石碑的過程。

  中國古籍豐富,古籍修復技藝流傳上千年,于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的修復古籍體驗活動中,熱心市民要小心翼翼地修復模擬的破損古籍。在一張印有古文的紙上,打有大量圓孔。大家將這張紙摁住,用毛筆沾上漿糊抹在圓孔一圈,,再選取一張紙質相同的紙作為修補材料,按照圓孔的大小,摳出紙片粘到圓孔處。之后,修復者還得穿針引線,將一張張破損古籍散頁裝訂成冊。

  古時候沒有照相機,要想保留和傳播書法作品,常常要靠碑刻和拓印。用一張宣紙、一點墨汁、一個拓錘,就能將一塊古代的石碑字跡清晰地印在宣紙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的傳拓石碑技藝展示,令市民拍手稱奇。

  傳拓愛好者黃玉杏首先做了演示,她用一張比石碑大的宣紙蓋住石碑,之后噴水打濕宣紙,拿刷子打壓宣紙,使其緊貼住石碑,再用拓錘沾上墨水,均勻地錘擊宣紙各個位置,漸漸地,一幅書法作品呈現(xiàn)在宣紙上。據(jù)活動主辦方介紹,傳拓技藝發(fā)明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用紙和墨及傳拓工具,將鑄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或圖案捶印下來。得益于這項技術,燦爛的文藝瑰寶得以穿越時間,流傳至今。

  據(jù)了解,“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果展旨在展示古籍保護計劃、普查成果、文化知識等內容。“八桂遺珍——廣西少數(shù)民族古籍保護成果展”則主要介紹廣西各民族古籍、入選國家及自治區(qū)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及廣西民族古籍保護現(xiàn)狀。近年來,廣西的古籍保護工作成績顯著,2007~2014年,全自治區(qū)共參加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申報5批次,有68部古籍入選1~4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為擴大展覽宣傳的輻射力,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還聯(lián)合了桂林、玉林、北海、貴港及防城港等市圖書館,分別在各地同步舉辦展覽,使“藏在深閨人不知”的古籍走近大眾。(賈經緯)



  本文關鍵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568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szy/24568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272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