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博士論文選題的“樣板戲”
本文關鍵詞:作為博士論文選題的“樣板戲”
【摘要】: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2年底直接以"樣板戲"為研究對象或內容涉及"樣板戲"的博士論文共有23篇。其分布特點有三,即時間集中在2000年以后、作者所在院校基本上為985或211院校、作者絕大部分為中文系學生。其選題考慮主要有五種,即選題新穎、成長記憶、學術興趣、學術責任和現(xiàn)實意義。絕大部分"樣板戲"博士論文都寫得比較扎實,但也有的存在一些缺憾,比如問題意識不夠明確、論證不夠充分、史料發(fā)掘不夠,或視野不夠開闊等。
【作者單位】: 南昌航空大學;
【關鍵詞】: “樣板戲” 博士論文 選題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樣板戲”研究的研究:1967—2011》(編號:12YJC760013)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809.2
【正文快照】: 考察某個選題的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博士論文是其中一個比較有效的切入點。這是因為,從博士論文的角度可以輕易地看出某個選題的研究狀況,比如研究程度、文獻積累、學術熱點、研究方法、學術流變甚至學術環(huán)境等。在這方面“,樣板戲”的博士論文選題情況尤其明顯。一、“樣板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炎;“樣板戲”與法國“新古典主義”[J];山東社會科學;1987年02期
2 周可;一點脾氣沒有──重唱“樣板戲”引起的一些文化遐思[J];文藝評論;1994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谷鵬;《白毛女》的傳播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松;;如何理解“樣板戲”的創(chuàng)作方法?——與張閎先生商榷[J];長江學術;2011年03期
2 張保華;;樣板戲:政治文學的高潮與終結[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S3期
3 肖敏;;文革主流小說的發(fā)生學探源[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劉蘋;李松;;“文革”語言的本體研究及其反思[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01期
5 吳子林;;“樣板戲”再評價[J];江漢論壇;2013年03期
6 陳友峰;;戲曲的政治化演變及其后果[J];文化藝術研究;2009年02期
7 潘水萍;;古典主義在中國消長沉浮的現(xiàn)代命運[J];學術界;2011年01期
8 潘水萍;;古典主義在中國20世紀[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劉蘋;李松;;“文革”語言的研究對象及其反思[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10 趙勇;;紅色經典劇改編的困境在哪里——以《沙家浜》為例[J];文化與詩學;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子林;;文學與政治的雙重迷失——“文革”時期文學理論及其反思[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1)[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水萍;古典主義在中國[D];暨南大學;2011年
2 陳麗霞;戲劇話語語用修辭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3 周晨;文化生態(tài)的衍變與中國動畫電影發(fā)展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李鐵錘;網絡熱詞傳播現(xiàn)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方珍平;表達的認知量度觀[D];復旦大學;2006年
6 肖敏;文革主流小說的話語形態(tài)及其延伸[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7 宋紅嶺;能指的漂移—近三十年文學中的“身體”書寫[D];上海大學;2008年
8 胡吉星;作為文體的頌贊與中國美頌傳統(tǒng)的形成[D];暨南大學;2009年
9 田英華;語言學視角下的傳記體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10 陳純塵;“文革文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師林;歌劇《白毛女》在東北解放區(qū)的傳播[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2 杜曉娜;“樣板戲”故事的角色類型、功能結構及分類[D];復旦大學;2011年
3 宋珊珊;傳統(tǒng)戲曲文化對樣板戲人物塑造的影響[D];安徽大學;2011年
4 范昕;互文視野下的“張腔”語言風格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5 單云超;論文革期間“潛在”詩歌寫作[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6 范貴清;革命樣板戲意象系統(tǒng)論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儲丹丹;文史類學術論文摘要語篇的互文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8 肖鴻婷;《沙家浜》的文化符號學解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陳倩;樣板戲的改編與流變[D];山東大學;2012年
10 趙申;文革“樣板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迪;重讀紅色經典《白毛女》[J];博覽群書;2004年12期
2 石川;《白毛女》:從民間傳奇到紅色經典[J];當代電影;2005年05期
3 唐盛;歌劇《白毛女》誕生始末[J];黨史博采;2003年06期
4 宋杰;導演王濱與電影《白毛女》[J];電影藝術;2004年06期
5 馮錫剛;“前驅慷慨著先鞭”──郭沫若和松山芭蕾舞團[J];郭沫若學刊;1998年01期
6 孟遠;六十年來歌劇《白毛女》評價模式的變遷[J];河北學刊;2005年02期
7 黃科安;文藝方針與建構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整風運動與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8 鄭家建;汪嵐;;“兩種話語”與“矛盾心態(tài)”的意義建構——黃科安先生與博士后出站報告“延安文學研究”[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9 孟繁華;;傳媒與文化領導權[J];山花;2001年05期
10 肖向明;情歸革命——從《白毛女》看“革命時代的愛情”書寫[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人元;失敗的模式——京劇“樣板戲”音樂評析[J];戲曲藝術;1997年02期
2 王元化,黃裳,徐中玉,何滿子,蔣錫武,劉連群,翁思再;從美學上對“樣板戲”說“不”[J];上海戲劇;1997年03期
3 李祥林;從“樣板戲”看女性形象的空洞化[J];中國京劇;2000年04期
4 顏敏;“文革”的歷史敘述——論“樣板戲”的文學劇本[J];荊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5 童慶炳,趙勇;把文藝消費考慮進來之后——接著“董文”說[J];文藝爭鳴;2003年05期
6 黃擎;廢墟上的狂歡——"樣板戲"的革命歷史敘述[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4年06期
7 章新強;“樣板戲”電影是“空鏡頭”嗎[J];戲文;2005年03期
8 張?zhí)炝?是誰心態(tài)不正常?[J];文學自由談;1998年06期
9 邵茹波;“樣板戲”電影中的長鏡頭[J];電影藝術;2003年05期
10 董健,丁帆,王彬彬;“樣板戲”能代表“公序良俗”和“民族精神”嗎——與郝鐵川先生商榷[J];文藝爭鳴;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蘇君;;護理研究選題能力的培養(yǎng)[A];危重病人監(jiān)測、急救技術與基礎護理暨21世紀護理理念發(fā)展與資源開發(fā)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1年
2 季順利;李俊玲;冷彬;;精品教材源于選題的全程控制[A];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國編輯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李儒勝;;編輯選題策劃初探[A];多出精品 多出人才——中國編輯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夏倫愛;;初中化學研究性學習的選題與指導[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4年
5 田力;;護理學術論文的選題(提綱)[A];河南省急診護理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5年
6 吉敏;;讓學生的個性在習作中飛揚[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7 王錫秋;;青少年環(huán)境探究式學習的探索與實踐[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8 周少英;;秀才推磨 難為圣人——正視平庸選題對編輯成長的拖累[A];編輯人才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楊青;薛少平;黃明娣;劉彬讓;郝允武;;結合實際,,搞好畢業(yè)設計[A];第五屆全國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yè)教學研討會議論文集(卷1 教學論文)[C];1995年
10 劉潔民;;論學術論文寫作中材料的鑒別取舍[A];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8年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張晨;教育部將加大博士論文抽檢力度[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王鳴陽;科學創(chuàng)新需要怎樣的外部條件?[N];中華讀書報;2010年
3 本報通訊員 項健 鄒一嬌 本報記者 靳曉燕;博士是“讀”出來的嗎?[N];光明日報;2011年
4 朱四倍;關注博士培養(yǎng)最終質量不如關注過程[N];科技日報;2011年
5 中國博士質量分析課題組;中國博士質量究竟如何?[N];光明日報;2011年
6 記者奚平;德國防部長涉嫌抄襲 或丟學位危及前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7 沈兆乾;出版全部博士論文[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8 記者 傅云、記者 魏星;我省舉行博士服務團總結暨歡迎會[N];江西日報;2006年
9 記者 魏曉薇;廣東省局將連續(xù)四年補貼重點選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10 張健初;系列選題郵票 溫柔甜蜜之“套”[N];中國商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曉光;中外行業(yè)仲裁法律制度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張敏;靶向VEGF和VEGFR2的shRNA在抗腫瘤研究中的應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6年
3 馬維國;左心輔助途徑的比較研究及新型軸流泵的初步流體力學測試[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4 梅品超;人胚海馬酵母雙雜交cDNA文庫的構建和FMR1、PS1、PS2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0年
5 范振斌;中國人膀胱移行細胞癌等位基因型分析[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9年
6 馬業(yè)偉;Ad5E1A蛋白的表達、抗癌作用和相關新基因片段的篩選及在克服DXR中的功能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3年
7 朱紅霞;抗凋亡基因survivin促進細胞轉化的作用機制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2年
8 王增軍;附睪蛋白激酶抑制劑Eppin和精囊蛋白Semenogelin 1相互關系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6年
9 徐魯斌;聯(lián)烯溴與1,3-二羰基化合物的反應研究及Ti(Ⅲ)誘導的環(huán)氧聯(lián)烯的分子內自由基環(huán)化反應[D];浙江大學;2006年
10 邵宇彤;“樣板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康超;河北出版業(yè)選題特色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2 吳志芬;美國教育博士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啟示[D];南京大學;2011年
3 劉華;電視調查性報道本體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4 金學軍;生活中的科學探究專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楊斌成;新聞大特寫采訪研究[D];廣西大學;2006年
6 馬曉琳;中國電視談話節(jié)目選題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7 趙有福;古籍整理規(guī)范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8 龔曉琴;少兒圖書選題與策劃研究[D];天津美術學院;2007年
9 畢懷;中國應用語言學專業(yè)英語博士論文文獻綜述的體裁分析[D];東華大學;2009年
10 李德銀;論《森林之歌》的故事化創(chuàng)作[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318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swd/931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