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的選題與就業(yè)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博士論文的選題與就業(yè)的關系
更多相關文章: 博士論文 比較文學學科 北大—復旦 選題 外國文學研究 博士生 切入點 接觸到 美國文學 教授
【摘要】: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中文系
【關鍵詞】: 博士論文 比較文學學科 北大—復旦 選題 外國文學研究 博士生 切入點 接觸到 美國文學 教授
【分類號】:G643.8
【正文快照】: 這次跟謝天振教授到北京參加“北大—復旦比較文學論壇”以前 ,我曾旁聽了幾次謝先生的博士生開題課 ,課上已經接觸到這次論壇要討論的一個主要的問題 ,即比較文學博士生論文的選題問題。用謝先生的話說 ,就是選題怎樣能反映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特色 ,切入點和方法與外國文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勇才;;仁者的叮嚀——讀《李良玉歷史研究與教育文選》[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劉桂生;博士學人與博士論文[J];中國研究生;2003年06期
3 張琴華;提高博士論文質量的管理辦法之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5年01期
4 林澗;博士論文的選題與就業(yè)的關系[J];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02期
5 王俊峰;博士論文應該如何選題[J];中國研究生;2002年02期
6 黃云戰(zhàn);;工程學科畢業(yè)設計選題與指導探討[J];云南農業(yè)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陳莉榮;鄭坤燦;武文斐;張鐵軍;;本科畢業(yè)設計改革實踐[J];高教論壇;2006年03期
8 梅瑛;李瑞琴;;高校本科畢業(yè)設計的教學探討[J];山西科技;2008年03期
9 李從權;;大學生畢業(yè)設計的思考與實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10 樊文軍;張胤;蔡穎;;“產學研”結合畢業(yè)設計(論文)模式初探[J];價值工程;2010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D.D.DWYER;韓新忠;;改革留學生課程的幾點意見[A];第十四屆國際草地會議論文集(下冊)[C];198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張晨;教育部將加大博士論文抽檢力度[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朱四倍;關注博士培養(yǎng)最終質量不如關注過程[N];科技日報;2011年
3 中國博士質量分析課題組;中國博士質量究竟如何?[N];光明日報;2011年
4 記者奚平;德國防部長涉嫌抄襲 或丟學位危及前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本報通訊員 項健 鄒一嬌 本報記者 靳曉燕;博士是“讀”出來的嗎?[N];光明日報;2011年
6 沈兆乾;出版全部博士論文[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7 清華大學法學博士 高楊;別讓“評審結論”再尷尬[N];法制日報;2009年
8 記者 傅云、記者 魏星;我省舉行博士服務團總結暨歡迎會[N];江西日報;2006年
9 胡培兆;評說經濟學博士論文[N];光明日報;2005年
10 邱兆祥;博士論文應該什么樣[N];光明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玲;大學組織沖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王驥;論大學知識生產方式的演化[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韓曉峰;大學生政治認同狀態(tài)模型理論構建與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王衛(wèi)星;高等院校內部控制框架體系的構建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5 張瑞林;我國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陶學文;我國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及其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劉鳳英;基于學習型組織理論的高校教師培訓與開發(fā)體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8 楊爽;初次就業(yè)中大學畢業(yè)生與用人組織匹配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張凌云;德國與美國博士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馬千;基于生態(tài)位理論的高校德育績效評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志芬;美國教育博士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啟示[D];南京大學;2011年
2 宋迎;評析中國十年跨文化交際博士論文[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3 王琳娜;軍隊醫(yī)學院校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肖俊茹;高層次學術型人才成長經歷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孟麗芳;醫(yī)學博士質量核心評價指標的分析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辛艷慧;美國高校董事會特征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安鳳玲;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博士培養(yǎng)質量分析與建議[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8 葉云飛;本科畢業(yè)論文質量提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楊娟;當代大學生政治認同心理機制初探[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楊;中澳留學網站對留學人流的導引機理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741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swd/107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