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密度對秦優(yōu)1699產量·品質和抗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02-25 17:13
為了探明油菜新品種秦優(yōu)1699的適宜種植密度,同時保證雙低品質和優(yōu)良抗性,通過田間密度試驗研究了不同種植密度對秦優(yōu)1699產量、品質和抗性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產量呈先增后減的趨勢,37.5萬株/hm2密度處理的產量最高,不同密度間產量差異達顯著水平。單株有效角果數(shù)隨著種植密度增加而減少,群體總角果數(shù)則呈波浪式變化。不同密度對每角粒數(shù)和千粒重影響不大。密度對秦優(yōu)1699的芥酸、硫苷、含油量和蛋白質含量影響不顯著。在低于37.5萬株/hm2密度時,秦優(yōu)1699菌核病發(fā)病率低、抗倒性強。因此,在該生態(tài)條件下,秦優(yōu)1699的適宜種植密度為37.5萬株/hm2。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試驗方法
1.3 測試項目和方法
1.3.1 植物學性狀。
1.3.2 產量性狀。
1.3.3 品質性狀。
1.3.4 抗性分析。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秦優(yōu)1699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2.2 不同處理對秦優(yōu)1699品質的影響
2.3 不同處理對秦優(yōu)1699抗性的影響
2.3.1 對菌核病抗性的影響。
2.3.2 對抗倒性的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本文編號:3910631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試驗方法
1.3 測試項目和方法
1.3.1 植物學性狀。
1.3.2 產量性狀。
1.3.3 品質性狀。
1.3.4 抗性分析。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秦優(yōu)1699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
2.2 不同處理對秦優(yōu)1699品質的影響
2.3 不同處理對秦優(yōu)1699抗性的影響
2.3.1 對菌核病抗性的影響。
2.3.2 對抗倒性的影響。
3 結論與討論
本文編號:39106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910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