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別紫芝菌株的PCR引物篩選及其序列比對驗證
發(fā)布時間:2022-01-12 06:24
【目的】紫芝S2(品種名:武芝2號)是近年來在福建及周邊省份推廣應用的紫芝栽培新品種,為了避免與遺傳背景不同的栽培菌株混雜而建立有效的分子標記!痉椒ā坎捎肞CR擴增篩選條帶清晰穩(wěn)定、呈現(xiàn)多態(tài)性的引物,根據(jù)菌株間UPMGA聚類構建系統(tǒng)發(fā)生樹,通過遺傳距離確定主要栽培菌株間的親緣關系,并與菌株間的拮抗反應結果相映證,進而與‘紫芝S2’基因組序列進行比對驗證!窘Y果】篩選得到能清晰且穩(wěn)定地擴增出特異性或多態(tài)性條帶的2個RAPD-PCR引物和3個ISSR-PCR引物,比對發(fā)現(xiàn)這5個引物短序列與‘紫芝S2’基因組序列完全匹配上的位點與數(shù)目不同!窘Y論】基于紫芝S2基因組序列比對,確認其中3個引物(ISSR13、 S1326和S1506)可以有效地用于紫芝栽培菌株鑒定。
【文章來源】:福建農業(yè)學報. 2020,35(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紫芝菌株間的拮抗現(xiàn)象
RAPD-PCR擴增圖譜
紫芝菌株的遺傳聚類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拮抗、ITS和RAPD技術對靈芝屬菌株分類的研究[J]. 王錦鋒,李晶,I.L.Datti,張健,林志魁,林占熺. 西南農業(yè)學報. 2017(01)
[2]滬農靈芝1號全基因組分析和演化比較[J]. 龔明,鮑大鵬,唐傳紅,張勁松. 食用菌學報. 2016(02)
[3]我國靈芝種質資源及生產技術研究進展[J]. 李欽艷,鐘瑩瑩,陳逸湘,周衛(wèi)雄,曾振基,宋斌. 中國食用菌. 2016(01)
[4]基于SRAP、ISSR和RAPD分析靈芝G0130菌株單核體多態(tài)性[J]. 徐凱,唐傳紅,王天嬌,楊炎,唐慶九,劉艷芳,張勁松. 工業(yè)微生物. 2014(04)
[5]紫芝新品種武芝2號區(qū)域試驗[J]. 鐘禮義. 中國食用菌. 2013(06)
[6]紫芝研究進展[J]. 陳逸湘,宋斌,李挺,曾振基,凌宏通. 廣東農業(yè)科學. 2011(24)
[7]福建野生紫芝資源開發(fā)利用Ⅱ.“閩紫96”(中國靈芝)[J]. 陳體強,吳錦忠,李曄,黃啟東,余德億,林興生,朱培根,徐潔. 菌物研究. 2006(04)
[8]利用拮抗試驗和RAPD對靈芝屬菌株進行分類研究[J]. 唐傳紅,張勁松,陳明杰,李泰輝,曹暉. 微生物學通報. 2005(05)
[9]闊葉樹邊材栽培紫芝示范試驗[J]. 鐘禮義,邱福平,陳體強. 食用菌. 2005(01)
[10]福建靈芝科真菌資源及擔孢子形態(tài)結構數(shù)據(jù)庫研究[J]. 陳體強,林興生,趙健,鄭宇,李開本,林章余. 福建農業(yè)學報. 2002(01)
碩士論文
[1]RAPD、SRAP和ISSR標記在香菇種質資源的應用及其SCAR標記的建立[D]. 應正河.福建農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84275
【文章來源】:福建農業(yè)學報. 2020,35(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紫芝菌株間的拮抗現(xiàn)象
RAPD-PCR擴增圖譜
紫芝菌株的遺傳聚類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拮抗、ITS和RAPD技術對靈芝屬菌株分類的研究[J]. 王錦鋒,李晶,I.L.Datti,張健,林志魁,林占熺. 西南農業(yè)學報. 2017(01)
[2]滬農靈芝1號全基因組分析和演化比較[J]. 龔明,鮑大鵬,唐傳紅,張勁松. 食用菌學報. 2016(02)
[3]我國靈芝種質資源及生產技術研究進展[J]. 李欽艷,鐘瑩瑩,陳逸湘,周衛(wèi)雄,曾振基,宋斌. 中國食用菌. 2016(01)
[4]基于SRAP、ISSR和RAPD分析靈芝G0130菌株單核體多態(tài)性[J]. 徐凱,唐傳紅,王天嬌,楊炎,唐慶九,劉艷芳,張勁松. 工業(yè)微生物. 2014(04)
[5]紫芝新品種武芝2號區(qū)域試驗[J]. 鐘禮義. 中國食用菌. 2013(06)
[6]紫芝研究進展[J]. 陳逸湘,宋斌,李挺,曾振基,凌宏通. 廣東農業(yè)科學. 2011(24)
[7]福建野生紫芝資源開發(fā)利用Ⅱ.“閩紫96”(中國靈芝)[J]. 陳體強,吳錦忠,李曄,黃啟東,余德億,林興生,朱培根,徐潔. 菌物研究. 2006(04)
[8]利用拮抗試驗和RAPD對靈芝屬菌株進行分類研究[J]. 唐傳紅,張勁松,陳明杰,李泰輝,曹暉. 微生物學通報. 2005(05)
[9]闊葉樹邊材栽培紫芝示范試驗[J]. 鐘禮義,邱福平,陳體強. 食用菌. 2005(01)
[10]福建靈芝科真菌資源及擔孢子形態(tài)結構數(shù)據(jù)庫研究[J]. 陳體強,林興生,趙健,鄭宇,李開本,林章余. 福建農業(yè)學報. 2002(01)
碩士論文
[1]RAPD、SRAP和ISSR標記在香菇種質資源的應用及其SCAR標記的建立[D]. 應正河.福建農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5842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584275.html